第一百三十六章 盘道(2 / 2)

名探千王 不语楼主 0 字 2021-07-15

“呵,若论名贵难得,自然是官窑的出品了。”关景元捻须笑道,常识性的问题,连当铺的学徒都知道,对方显然不会如此瞧自已,这只是个话引,接下来肯定会有更难的问题。</p>

“呃,那么何为官窑?”年轻人故做不解问道。</p>

“呵,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闻名于世,其中“汝,官,哥,钧”为官窑,所制成品专供宫廷,定窑则为民窑。</p>

官窑为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官窑据传在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后金人入侵中原,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既现在杭州另立新窑,此之谓南宋官窑。”关景元对答如流,神态从容,果然是有真材实学的大家风范,听得那位胖了连连头,虽然对错不知,但肯定是长了见识。</p>

“嗯,那么官窑出品有何特,为何珍贵。”年轻人轻轻头,接着问道——前边两个问题都属于常识问题,,而现在这个问题才是真正在考究对方的学问深浅和眼界高低。</p>

“呵,官窑产品专供宫廷,以宫廷生活用瓷与陈设瓷为主,流传至今一官窑效瓷器有碗、盘、碟、盏、洗、瓶、炉、尊等,样式多种,造型各异,单有瓶为例,有弦纹瓶,直颈瓶,瓜棱瓶,贯耳瓶,胆式瓶,八方瓶,盘口瓶等等。</p>

官窑青瓷闻名于世,北宋汴京官窑青瓷继汝窑烧制,器多仿古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种色调,釉质匀润莹亮,大纹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满釉裹足支烧,器底有支钉痕。南宋官窑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但又有发展,早期青瓷产品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质细,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为主,兼有青灰,青黄和炒米黄等色调,釉层薄而润泽,有纹片,满釉支钉装烧,器底有圆形支钉痕,工精质高,惜乎其制作工艺方法早已失传,后虽能巧匠辈出,仿制成风,但终不能再现青瓷神韵。</p>

所谓物稀为贵。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为皇室专供,民间不准流通,此外,宋代殡葬习俗中,官窑瓷器不做随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中很难见到官窑瓷器,故此世存稀少,弥足珍贵。”</p>

娓娓而谈,关景元将官窑青瓷的特和珍贵之处一一道来,听得那个胖子是连连头,虽然绝大部分云里雾里,让其不知所谓,如坠五里云烟,但他已经可以肯定,这个看起来摇头晃脑,满身酸腐之气的老头绝对是古玩行家,那种对官窑瓷器的了解和自负的神气绝对不是装能装出来的。</p>

“高见,高见,关老爷子不愧上古玩行的泰山北斗,果然是学识渊博,陈某佩服。”年轻人拱手行礼,脸上露出敬服的神色。</p>

“呵呵,言重,言重,不过是一浅知薄见,让方家笑话了。”关景元拱手还礼,嘴上客气,但自得之意溢于言表。</p>

“哈哈,两位就都别客气了,在我这个粗人面前,你们两位都是高人。好啦,讨教也讨教完了,现在是不是可以让我们开开眼了?”胖子哈哈大笑,开口插言——年轻人显然已经认可了关景元的鉴定资格,应该肯把东西拿出来让他来看了。</p>

“呵呵,那是当然。”</p>

年轻人把桌上的木匣移到近前,从上衣口袋取出一把钥匙插进锁眼儿然后一扭,非常轻微的一声‘喀嗒”,锁鼻分为两半。</p>

“李老板,关老爷子,请看。”带着微笑,年轻人右手指尖捏住木匣上的铜扣轻轻向外拽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