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天香楼(2 / 2)

名探千王 不语楼主 0 字 2021-07-15

“江先生,那您可是来着了,咱们天香楼虽比不上全聚德,泰丰楼,桃李园那样的老字号,却也是北平城里数得着的大酒楼,煎炒烹炸,焖炖熘炝,样样都有拿手的好菜,保您吃的满意,来一次想两次,来两次想三次。”伙计嘴也很利落,招呼客人的词儿一套接着一套。</p>

“伙子挺机灵的。跑堂几年了?”我笑着问道。</p>

“呵,没几年,前年来的。”伙计答道。</p>

“哦,时间的确不是很长,那我考考你,‘天香楼’是你们酒楼的字号,‘楼’指的自然是酒楼,那‘天香’二字由何而来呢?”我饶有兴趣地问道。</p>

“呃,”伙计给问住了,天天在天香楼里做事儿,天天都能看到门口天香楼的招牌,可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而其伙计也没谈过这个问题,搞不好,整个天香楼只有老板才知道为什么叫“天香楼”吧?</p>

“哈哈,鱼儿,完了吧,被问住了吧?学着吧,还是短练。”纪辉笑道,他就喜欢看别人受窘。</p>

“呃,这我还真不大知道。”伙计倒也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象纪辉那样好面子,明明不懂,也要逞能会。</p>

“江先生,莫非您知道为什么叫“天香”的原因?”春梅好奇问道。论学问,她可能是这里除伙计外最低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不怕被人笑话自已的无知。</p>

“呵,唐代李正封有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隋唐时期,牡丹为世人所爱,因其花朵硕大,颜色缤纷,雍容华贵,娇艳妍丽,香气袭人,被誉为‘花王’,尤其为帝王所喜爱。相传唐文宗喜欢读诗,一天在宫内观赏牡丹花,见花开艳丽,心情大好,于是问画家程修已,‘近闻京中传唱牡丹花诗,谁者为最?’,程修已答曰‘臣听王公大臣间,都赞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文宗闻之曰‘善’,自此以后,‘国色天香’便成为赞赏牡丹的专用名词。</p>

以书法字画做为店内装饰并不少见,不过多见于店铺茶楼,饭庄酒肆处则很少见,细观墙上所画之物,虽花鸟鱼虫,山水走兽各不样同,但运笔用意却有颇多相近之处,应当是出自一人之手,其他几幅不清楚,不过这幅夜月牡丹图的落款为‘天香楼主’,作者想必就是天香楼的主人吧。算起来从店门到进入这个房间,其间所见字画共有十四幅,其中以牡丹为题者有六幅之多,几占一半,由此可以推断,这位天香楼主应该是一位儒雅饱学之士,且非常喜爱牡丹,所以我才得出结论,此楼天香二字的出处应是李正封的这首诗。”我笑笑答道。</p>

并非我有意卖弄,而是应情应景。出于工作上的原因,我对字画古玩有过很深入的研究,自然而然,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喜好,墙上所挂书画虽只用于装饰,谈不上精品,但笔触细腻传神,绝非寻常画匠所能做到。</p>

“啊,神了,真神了!江先生,您的一儿也没错。别的我不清楚,不过我们老板真的很喜欢花,他在香山有一个大宅子,专门就是用来种花,不管生意多忙,隔个十天八天,都会大老远跑去打理,到了花开的时候,甚至丢下天香楼的生意不做,在香山一呆就是半个多月。”伙计惊讶地叫了起来。唐代李正封的诗句他不知道,但‘国色天香’这四个字在茶馆听评书时却没少听过,我随口便讲出这句成语的出处,而且还猜中他家老板的喜好,他不觉得惊讶才奇怪呢,换个地方,或许他会以为我是摆摊算命的先生吧?</p>

(看到网www.23us.com)16977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游戏,等你来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