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天元三年,肖天健就这么在忙忙碌碌之中渡过,这一年对于大中朝来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p>
大中朝在这一年之中,平定了整个南方诸省,另外完成了对大中国防军的重新整顿,划分出了新的控制区。</p>
再者肖天健还在这一年之中,对原来的明朝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划分,将湖广按照后世的行政区划分成了湖北和湖南两省,而南直隶也划分成了江苏和安徽两个省,至于北直隶则将原来的顺天府从北直隶划分了出来,改称为了北平府,下辖原来的顺天府和永平府两地,其余的北直隶之地也改称为河北省。</p>
至于行政管理方面,原来大明实行的是承宣布政使司制度,和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共管。</p>
但是现如今大中朝改行军区制度,将军队的管辖权全部单列出来,文武分治,所以都指挥使司就没必要存在了。</p>
于是肖天健将原来各地的承宣布政使司改称为了行省,重新构架起了行政管理制度,每个省暂时保留巡抚的称谓,其实就是省长,另外在巡抚之下,设立几名副职,在巡抚之下分管工农商学以及司法等各种事务,其中司法则直隶朝廷,作为单独的部门设立,地方官员无权干涉司法部门的事务。</p>
至于原来飞州府县等行政区划,则原则上予以保留暂时不予变动其隶属关系,官职上也继续暂时保留知府、知州、知县等官职,省的搞出什么市长县长之类的称谓,让人不好接受。</p>
总之大中朝军政分开,文不主军,武不干政,各行其责,省的像以前那样,文官管军事,管的是一塌糊涂,武将插手地方事务,结果发展成军阀集团,文武官员都去干他们该做的事情,改变以前地方文官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办法,做什么都纯粹一些。</p>
整个天元三年之中,大中朝各地逐渐平静下来,虽然不可能做到让所有老百姓都一下子吃饱穿暖,可是随着地方平定之后,各种事务都开始恢复,老百姓起码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过着朝不保夕担惊受怕的日子了。</p>
农业的恢复使得许多地方的粮荒问题逐步的在缓解,加上朝廷政事开明,对于地方存在的困难反应迅速,推出各种惠民政策,减免农民负担,劝农兴商,并且在各地办学开矿,使得百姓们看到了希望,人心思安之下,没事起来闹事的自然也就少了许多。</p>
总之就是一条,大中朝在肖天健和一众大臣们的努力之下,开始走入到了复兴的道路之上,之前的混乱局面已经没有了,这才是大中朝建立以来对于国家最大的贡献。</p>
</p>
可是肖天健接下来再一次把目光投到了北方的辽东之地上面。</p>
天元四年新年刚过,肖天健便在南京宫中召开了内阁扩大会议,除了内阁大臣之外,还有各地的军方主官也在过年的时候,奉旨从各地赶到了南京城参加这次会议。</p>
而这次会议的议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动第二次北伐行动,彻底将建奴这个中国的毒瘤,从中国这个巨人的身体上挖去,消除掉这个大中朝的心腹之患。</p>
自从天元元年第一次北伐,在山海关击败了建奴大军之后,因为兵力和物资的原因,大中军当初的时候不得不放弃了出关追击建奴大军,只能调头还师关内,攻打北京城先覆灭掉大明王朝,这让当初参战的兵将们无不感到扼腕叹息。</p>
接下来这两年大中朝便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南方,无力北顾关外的建奴,现如今到了天元四年,大中朝终于解决了南方之乱,可以腾出手来彻底解决建奴这个大麻烦了。</p>
当得知肖天健准备再次发动北伐出关收拾建奴之后,诸将顿时都兴奋了起来,尤以当初未能参加北伐的石冉、李栓柱、刘宝三人更为激动,马上便请命也要北上参与这次辽东之战。</p>
但是肖天健笑道:“你们三个之中除了刘宝之外,李栓柱和石冉你们两个都要坐镇东南和西南,特别是李栓柱你,现在你们西南军区正在对缅甸用兵,先盯住朱由榔的事情吧!这次北伐肯定你们没几乎参与了!</p>
而且你们麾下基本上都是南方兵,根本不习惯北方气候和水土,去了也是给这次北伐添麻烦!只要你们盯紧了南方,不要在此次出兵辽东的时候,你们辖地之内出什么大乱子,就算是大功一件了!</p>
倒是刘宝这次你们中原军区,需要承担对北方后勤物资调集和转运之事,但是可以调集中原军区一个精锐师北上,参加这次辽东之战,压力不会太小了,刘宝也要在中原坐镇,就不要再想去辽东的事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