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十面埋伏(2 / 2)

山渐青 何昊远 0 字 2021-07-13

斥侯兵飞驰如电,将各处的情报汇聚到许清所有的东门来,川流不息。许清手上只有四千骑兵,各个城门都安排了一营人马把守,加上汉水两岸都要派兵堵截,这黑夜之,兵力不免有些吃紧,南门虽然报说疑似郭邈山主力,但许清只让结束战斗的东门半营人马过去支援,关不离率领的一千预备队依然不动,只在外围待命。</p>

许清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在没有确定郭邈山所在之前,哪怕就是逃散一部分叛军,一这千人马也坚决不动,反之则不管追到天涯海角,这一千人马也要将郭邈山这个叛军首领咬死。</p>

报许招讨襄州西面水门有叛军船只驶出</p>

许清对来报的斥侯兵喝问道:船只数量多少</p>

禀许招讨目前已驶出二十多只大船,后面还有船只源源不断的驶出,具体数量属下过来时尚未统计完整</p>

好传令关不离,马上向城西汉水两岸移动,等待本招讨下一步命令,郎将降卒全部困好后,你带二百兄弟接管好东门,城内可暂且不管,但东门绝不容有失。</p>

荆郎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却大声答道:侯爷,请您别派人接管东门,属下无论如何也要跟在侯爷身边,除非侯爷砍了属下</p>

许清想起荆郎得过红菱她们的吩咐,要紧护自己左右,也不再为难他,让另一个都头带着两百人控制东门,自己带着那一百个班值快马赶往西面的水门,路过南门时,这里的叛军果然多了许多,被一营龙卫军冲散后,旷野里逃得到处都是,虽然龙卫军在这边也大喊降者不杀,但大多数叛军在龙卫军顾不过来时,还是选择了向夜色深浓处逃去。</p>

许清也懒得理这些溃兵散的叛军,铁蹄轰隆地冲过,来到襄州西面的水门时,叛军的船队才刚出完城,船上灯火全无,从岸上看去只见黑压压的一片。</p>

见许清一到,负责这里的指挥使孙子光就上来禀报:许招讨,共出来大船只不少于两百艘,末将以为,这当是叛军主力,许招讨,要不要把各门的兄弟往这边调些过来。</p>

许清下得马来,跺了跺冻得有些发僵的双脚说道:还不到时候,在没有确定郭邈山的主力就在船上之前,其他各门依然不能松懈,传我命令,让河上的兄弟尽快发动,你们则按东门的方法施行,沿河两岸多燃火堆,有什么情况马上回报,一但能抽出人马,我会尽快让他们过来支援,去吧</p>

</p>

属下遵令</p>

孙子光去后,许清怕船上真是郭邈山主力,孙子光他们一营人马不免有些单薄,许清只好咬牙让关不离再派出一营人马沿河缀着船队,剩下最后的一营预备队不能再动了,若真确定了船上就是郭邈山的主力,凭战马的速度追上去轻而易举。</p>

若是白天,各门的清剿早就结束了,但这黑夜之,各城门外虽然都燃有火堆,可毕竟照亮的范围有限,清剿起来不免费时费力许多各个城门外依然混乱一片,追杀声不绝于耳。</p>

继东门之后,北门也很快传来了控制住城门的消息,从这一点来说,郭邈山不大可能还龟缩在城不动了,西面出来的这支船队是叛军主力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凡事就怕万许清也只是从北门再调了半营人马过来,并传令东边尽快结束河面上的清剿。</p>

西连河面上确实是叛军的主力,间那最大的一艘船上,郭邈山眉头紧锁,他没有选择向东顺流突围,是因为他心里明白,就算顺流放舟,也不可能比马快,加上河道上必有阻挡,想抛开追兵上岸很难,若是顺江南下,朝廷在汉水下游便驻有水军,他们这些临时拼起来的商船,在水上碰上朝廷的水师战船,那只有待宰的份。</p>

而西面虽然是逆流,船行更慢,但船行大半日便能进入山区,到时就不必惧怕身后的骑兵了,所以郭邈山选择带主力从西面突围。</p>

然而东边河面上传来接连不断的爆炸声,让郭邈山心有种不祥的预感,但原先的一切布置已经落实下去,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郭邈山也只得硬着头皮向汉水上游突围。</p>

郭邈山的船队西行不过三四里,黑沉沉的江面上又是几十艘船迎了下来,等前面的叛军看见这些船时,双方距离已在数十丈内,由于是顺流而下,这些船的速度真个快如离弦之箭,还没等大船上的叛军作出正确的反应,几十艘船便冲到近前来,船上的叛军等不及将领的命令,便乱纷纷向船上放箭。</p>

轰</p>

随着第一声爆炸声在叛军大船上响起,河面上顿时火光冲天,惊叫声惨嚎声让各船上的叛军心头发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