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剧本杀(2 / 2)

神豪UP主 雅玩居士 0 字 2021-09-14

迷雾道:“其实主要看前期投入的时间成本,好一点的作品持续在卖,以后每个月卖多少也都是你的。就像农民种地,看你勤不勤快以及最后收成的质量如何。”</p>

“我的第一部作品《脑海》是盒装本,销量一般,只卖出200多套。第二部作品《自圆其说》是城限本,定价2088元,在成都展上卖了20多套。”</p>

“只算制作成本,不算时间成本的话,处于保本的状态。不过因为还在不断参展中,这个本子的收入并未停止,算是细水长流吧。”</p>

此前他一直在金融领域工作,同样是全职,但当下的收入不及从前。</p>

“我朋友第一部作品《马斯洛》,经过十几次的测试和修改,结合玩家反馈,大家都觉得这个本子可以当成城限去发。”</p>

“但预算有限,在展会时决定转成盒装本售卖,展会上只开了两车公车便无人问津,原本打底500本,实际惨不忍睹。”</p>

“所以不同梯队的作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收入差异,身边朋友有人写的剧本质量高销量好,一套赚三五十万,有人写线上本,一套收入1500到3000元,也有人的剧本完全卖不出去,一分钱分成没拿到。”</p>

丁旭点点头,收入的多少也与发行方式有关。目前比较常见的两种买断和分成,直接买断的收入在几千到小几万不等,作者只保留作品的署名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于后续卖得怎样、赚多少钱,就都与其无关了。</p>

第二种是分成,这种发行方式给作者带来的收益更大,但只适合那些时间宽裕或对作品有信心的作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负责剧本的售后问题,也就是改本。</p>

在发售之前每个本子都要经过多轮测试,进行小到细节大到框架的各方面修改。有些好的作品,测一两次没问题,稍微改一下就可以,测到十几、二十、三十次也很正常,不断测试不断修改,这是以月来计的工程,所以有时候作者就直接让发行买断。</p>

“你想入行必须选择团队作战还是单打独斗,要么签约体系成熟的工作室,要么自己同时兼顾创作和发行。”</p>

“对作者来说签约工作室的最大优势在于高效省心,以我所在的工作室为例,其大本营在深圳,目前有将近二十个成员,作者可以远程兼职,还有负责监制、对接展会、商务等工作的全职员工。”</p>

“前期的创作阶段,工作室对剧本的元素、题材、角色等方面都有把关和指导,减少后期的修改频率,创作过程中也可以和其他作者一起讨论。”</p>

“等到作品出来,整个工作室的人都要参与测评、提意见,定稿之后也不用操心发行和宣传的问题。”</p>

迷雾笑道:“加入工作室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身在组织原来的生活和创作节奏就不复存在。每个人都会变成夜猫子,因为大家身处各地且各忙各的,开会的时间定在了晚上十二点。”</p>

“只有这个点都没事,夜里两点前睡都算早的,四五点钟还活着的人也很多。这也和整个行业的作息有关,剧本杀店早上是不开门的,所以店家、发行这个点都醒着。”</p>

“如果没有签约工作室的作者是另一种状态,要辛苦许多。尤其是新本发行阶段,只能自己前往各地跑展会。”</p>

“出新本至少需要连续参加2到3个展会,每个展会一般有8到9次公车,如果提前去还能开1到2次私车。”</p>

“平均算下来,一个展会开10次车,也就是自己担任DM,带着10组玩家玩上10次,一天也睡不了几个小时,极其耗费体力。”</p>

丁旭追问道:“既然高收入只属于头部,普通作者还要考虑发行和宣传问题、甚至亲自跑展会,为什么仍有这么多人争相进入这个行业?”</p>

“哎,最开始在这个行业里能看到为爱发电的痕迹,有的人嫌弃市面上的作品,就选择自己动笔,有的人是想试试或者有表达欲,都是因为喜欢。”</p>

“我原本是金融从业者,因为想赚钱考虑开展副业后,便将目光瞄准剧本杀。身边同行的本职工作五花八门,有网文写手、开酒吧的,干什么的都有。”</p>

丁旭有点好奇,都说隔行如隔山,难道这句话放在剧本杀身上失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