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临走前的布置(2 / 2)

王天琦走开之后,张元彪继续看送上来的信件,都是临清当地最近的事物,倒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无非就是临清商会在抱怨货物上缺乏竞争力,各地的经销商看到临清货有利可图纷纷想着模仿搞低价竞争,在临清本地已经出现了类似伏特加的酒水,虽然口感不如伏特加,但是价格优美了很多。

张元彪读罢就把书信扔到了桌子上,招乎自己的书记员前来,下达了三日后出发返回临清的命令,再次明确了罗山大营和东明港的留守人员情况后,召见了正在敦促干活进度的汤敏。

汤敏加入临清军已经有二年了,从刚开始为了补贴家用参军为书吏,到现在的临清军第一幕僚,汤敏虽然还是少年人的样子,但是经年累月的案牍磨练以及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洗礼之后,气度较之以前更是不凡。

“当真是居移体养移气,汤敏你现在越来越像戏文里的萧何孔明了。”张元彪的话把汤敏吓了一跳。

“大人又说笑了。”汤敏放下带着的文书炭笔,抓起桌子上的茶水就咕咚咕咚喝起来。

“三日后我就要回临清处理那边的事,练军、铁厂和铸炮,这里就全权交给你处理了。”张元彪说道。

“噗”汤敏一个没控制好,茶水喷了一地。

“大人,这个港口我不会建啊。”汤敏吃惊地说。

“不是有安德森先生吗?”张元彪笑着说:“你只要按着他的要求提供民夫粮草就行了,同时也盯着点这家伙,别让他乱来就是。”

“是这个道理。”汤敏说:“可是大人····”

“没事的。”张元彪宽慰道:“这比咱们临清剿匪时整日处理文书累吗?这比登莱大战时调度军资累吗?”

汤敏想了一会说道:“这倒是没有,不过····。”

“没有什么不过的。”张元彪说:“整日处理文书很是乏味,给你这个港口也算是锻炼,干成了这件事不比在后阵调配粮草来的快意,你只管好好做,我会协调粮草和人手,之前咱们都计划了一整套的办法,无论是建设港口还是水军训练,你只要按着咱们订好的办法去做就是。等到那海船在附近游弋之时,很来劲的。”

汤敏也知道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现在的临清军发展势头正劲,干的事虽然是有些犯禁,但是总舵手张元彪低调内敛还舍得花钱打点上官,虽然不知道所图是啥,但反正不是要去造反,这么干下去,肯定是步步高升,到时候混个一镇总兵官也不在话下。

当然,这都是队伍中的人常谈论的,否则也无法解释张元彪的动机。

“我打算也恢复个官职给你。”张元彪笑着说:“军师祭酒,我不在此地,登莱和东明队伍的政令仰仗你了,你只要对我一个人负责就行,我会不定期来看看,只要你干得好,以后也给你些人马,当个军头。”

对于自己上官的胡思乱想,汤敏也是无可奈何,不过这个“军师祭酒”听起来很拉风,也就说道:“那我需要增加人手。”

“随你增加。”张元彪很满意地拍拍汤敏地肩膀说:“那大海地彼岸有一个巨大的岛屿。”

“大人说过好多次了。”汤敏揶揄道:“一年三熟的稻子,没有寒冷和饥饿,是临清军最好的家园。”

张元彪有些吃惊,不禁说道:“这是真的,那个岛屿现在还是无主之地,随能占下来就是谁的,你好好干,到时候让你去当总督。总督你知道是啥不?就好像登莱巡抚或者蓟辽督师,内政和军队都能节制。”

“大人,这两个位置都不好吧。”汤敏哭笑不得地说:“登莱巡抚孙元化被叛军抓了,后来放回去也被砍了头,继任的巡抚又被叛军打死了,至于那蓟辽督师,好象是被千刀万剐了。”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咱们换个比喻。”张元彪笑着说:“就是土皇帝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