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谋划(1 / 2)

美男无敌 山顶的草 0 字 2021-07-09

 辛良已经有很长自己没有和县领导在一起了,从前他因为是李县长的通讯员,经常和李胜利在一起,有时候也和高县长有过亲密的接触,但是自从接手了银湖花园这个项目以后,同他们的接触就明显的减少了。

辛良觉得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因为领导每天接触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你如果经常地不和领导在一起,你就会渐渐地淡出领导的视线,慢慢地领导就会把你忘记的。

有念于此,辛良觉得还要重新寻找机会和领导接近,套一套进乎。

不过这样的聚会很快就来了。

辛良给高书记写的那本散文集《情系热土》已经正式出版付印,首印了20000万册。市日报副刊还专门就这一事件进行了采访,盛赞高书记是一个很有品位志趣高雅的领导,工作那样忙,还忙里抽闲写文章。这样的领导干部实在是太少了。

高显著的书一出来,县组织部就进行了大力宣传,说这本书是我们县文化宣传领域的一件大事,县文化馆和县文联也专门就这本书的出版召开了一个作品研讨会。

在会上,大家就这部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说这本书既有时代性,又有思想性和文学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县新华书店当即就把这书上架销售。

而全县的各个机关学校的领导,一听说是高书记出了书,也单位出资争相购买,短短几天,20000万册书就销售一空。

于是和出版社商量,又印了20000册,县图书馆和各个学校的图书室就集体强购一空。

《情系热土》这本书为高书记带来了不菲的手入,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望。

于是一时间全县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了,高书记不但是一个情系人民的好领导,他更是一个有最很好文才的作家,有着很高雅的志趣,而这样的领导,在当前的干部队伍里绝对是凤毛麟角。

高书记的名胜甚至已经传到了市里,在市里开会的时候,高书记就把他的书赠送过市里的局长,和各县的书记县长,甚至市里的领导也一人送了一本。这样高书记写书这样的事情,在全市也被广泛知道了。

市文联吸收他为理事,市散文协会吸收他为名誉会长。

对于真正写书的文人,这样的虚套往往是什么作用也起不了的,有的文人也压根就没把这当一回事儿。可是对于一个官员来讲,那就大不一样了,他可以给这个官员带来更大的声誉,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官员都在忙于政绩,忙于迎来送往,甚至忙于捞取好处,而高书记这样的干部却能够安下心来进行文学创作。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他是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是一个开破名利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人如果心里没有装着人民群众,如果不是自身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如果不是有着很高的人格魅力,他能够写出这样的好的作品吗。

当然大部分的人是不看这书的,他们卖笑之后就束之高阁,让它日复一日地去落满灰尘,但是也有人怀着好奇心去读一读的。特别是那些当官的,就更是怀了一种嫉妒之心去读一读的,结果,他们发现书记的书写的很真是不错,不但文字精彩,而且声请并茂,读后让人动容,是一本不可多得好书。

甚至有几个市里的领导也抽时间读了读这本书,他们也不得不为该书记的文采所折服了。

总之,这本书出版以后,给高书记带了巨大的好处,既有物质方面的,当然更有精神方面的。这本书在小范围里如此之火,是他原来所没有预料到的。

有道是吃水不忘挖井人,高书记在得到了这双重的好处之后,他就想到了辛良,他想这事情全是辛良的功劳,没有他自己也不会这样火,就自己那两把刷子,时不时地在市报上发一两个豆腐块儿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事全是辛良的能耐,因此他就想着以自己的方式来回报他。

另外,高书记也有一定的担心,万一辛良也不小心说出去了,说那书是他代写的,那高书记在全县人民面前就彻底没面子了。

有念于此,高书记就给辛良打了个电话,让他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来一躺。

辛良接到了高实际的电话,就急忙到他办公室里去了,一路上,辛良想,高书记叫他去,一定是为了那本书的事情,我到那里就见机行事好了。妈妈的,我真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啊。但是转念一想,如果是自己出了这本书,就一定不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凡响,因为人家是书记吗。

到了高书记的办公室里,高书记照例坐在那里刮胡子,用的就是他送给他的那一个电动剃须刀。

看到辛良进来,高书记就停止刮胡子,事实上,他的胡子已经刮完了,辛良一看上去,高书记满脸光光的,仔细看去,才能够看清楚青青的胡茬儿。

高书记显得很高兴,也很热情,他说:“小辛来了,快情坐。”

辛良就在高书记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他说:“高书记叫我有什么指示啊,您说了我这就马上去办去。”

高书记说:“小辛,看到那本书了吗。”

“看到了,这本书很火啊。大家对您的评价很高啊。”

高书记就把掉下来的一缕头发往上扶了扶,说:“小辛,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辛良谦虚地说:“高书记真是太谦虚了,那本书本来就是你写的,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点的修改。”

高书记就放了心,他知道辛良是绝对不会往外说的。

辛良接着说:“高书记,您应该再写一部小说,这样您的影响力就会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