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9(1 / 1)

 陈羽冠李楠谢了那女子,跟着那女子进屋了。只见屋内片尘不染,清洁异常,墙上都挂有一幅幅的字画,左上角的方向挂着一把很大的胡琴,陈羽冠心道:“刚才她唱的那两首词曲也许就是用这个唱出来的吧,哎,唱的真好听!”那女子耳中听见陈羽冠赞她刚刚唱过的两首小曲好听,她心中高兴,忍不住回过头来望了望陈羽冠,陈羽冠见那女子回过头来瞧自己,他微微脸红道:“深夜打扰,甚感不安!”那女子见陈羽冠说的诚恳,连忙道:“这深山野沟之中,难得来人,今日两位到来,小女子很是高兴,但望两位不要在深山中乱走!”陈羽冠李楠见那女子说的慎重,虽觉得奇怪,相互望一眼,但觉这女子浑身透着一股邪气。陈羽冠双目望了一眼一边的李楠,“那意思今晚不要睡熟了,警觉一点!”他们二人一路走来早已心意相通,李楠双眉一锁,那神情仿佛告诉陈羽冠,今晚,你也要小心点!陈羽冠点了点头。

那女子等陈羽冠和李楠坐定后,缓慢的走到了屋子的左上角,从墙上取下了那把大胡琴。走到了李楠的左前,双手将胡琴一推道:“刚才小女子听阁下谈论胡琴,知道阁下的胡琴造诣不浅,小女子生前最向往的能听听一首好的琴曲,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有幸能碰上,真是老天有眼啊!”听那女子这么一说,李楠赶忙说道:“不成……不成……刚才我是胡乱说的,当不得真的,我哪有姑娘那么的琴艺,再说,我一个粗野之人,也唱不得那么好听的曲儿!”那女子听李楠也么一说,脸上登时一脸的失望之色。陈羽冠见李楠还想推突,当下站起来说道:“楠儿,你也来一曲吧,我一直都想听听你唱的小曲,一路上都没有机会,今儿好不易容有这个机会,你就满足我和这么姑娘吧!”李楠犹豫一会儿,双眼望着陈羽冠满脸绯红的道:“羽哥哥,你……当真想听我唱?”陈羽冠知道李楠要唱了,当下笑道:“当然想听你唱了,不仅我想听,这位姑娘不也是想听听吗?”说着陈羽冠望了那女子一眼,那女子见陈羽冠让李楠唱,很是感激陈羽冠,见陈羽冠向她瞧来,她略微感激的点了点头。这一切自然是逃不过李楠的眼神,她接过那女子的胡琴心道:“我可不是要唱给你听的喔,要不是羽哥哥想听,我一定不会唱的!”但当下接过了胡琴,虽然不愿意唱,但没办法,只得唱了。

李楠准备好了后,对着一旁的陈羽冠嫣然一笑道:“现在我唱曲儿了,你听著。”只见她启朱唇,发皓齿,一缕清声自舌底婉转而出:“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注:苏(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礻右]二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官职。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惠州、儋州。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宗。他是北宋后期的文坛领袖,诗、词、文都称为大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风格豪放,扩大了词的题材,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词突破了"词为艳料"的局限,冲破了声律的束缚。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创作实践,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东坡乐府》传世。)

陈羽冠和那女子一字一句的听着,听到后来,他不自禁的心摇神驰,意酣魂醉,感觉似乎人世间并没有这般光景一般,陈羽冠将李楠和刚刚那女子的所唱的那首柳永的《采莲令》做了一个小小的比较,发现那女子所唱的声音婉转动听,如同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敲着红牙板,在幽怨的唱着。但李楠所唱的却是如同一个关东大汉,弹着琵琶,敲着铁绰板,在高唱。陈羽冠不明白为何两个同为女子,且唱住不一样的感情来。陈羽冠心里在默默的想着。他从小倾力学武,只是偶尔在闲时才听师兄叶世嵩谈些文辞,但叶世嵩呆在山上时间较少,虽然叶世嵩饱读诗书。这时听来,李楠和那女子的学识似更在叶世嵩之上,不禁暗暗称奇,心道:“我只道他们是一个贫家女子,那知竟一个个博学君子。”想到这儿,不由的脸红。但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何i两个女子唱出的歌声会截然不同呢?陈羽冠不知道其实这个问题一直由来。(据说,有一次,苏轼问他门下一个精通音乐,善于歌唱的幕僚:‘我的词和柳永的词哪一个更好?’这个机灵的幕僚非常从容地答道:‘柳永的词,只能够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敲着红牙板,唱着‘杨柳岸,晓风残月’。而你的词却必须是关东大汉,弹着琵琶,敲着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这绝妙的比较,恰到好处地道出,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此言一出,着实令苏轼叹服,并视其为真正的知音。其实,在北宋历时160余年的词坛上,却始终是婉约派的天下,这与宋王朝多数君臣‘耽于安乐’有关。他们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并未足够的重视。这是诗人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其结果是北宋被蚕食,蜕变为偏安一隅的南宋,事情还远未完结!据说,说有一天,金国皇帝完颜亮在宫中饮酒作乐,席中有歌妓演唱助兴。琴声悠扬,歌女曼声唱道:‘东吴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志满意得的完颜亮,举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口里喃喃念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副江南八月,岸上金桂飘香,水中粉荷折腰的清丽画面。他自言自语道:‘这么好的出处,我竟不能享用,实在是太不甘心!’于是,毅然发动南侵。往事越千年,尽管婉约派在宋代盛行,影响巨大,但今日,苏轼和其‘大江东去’的豪放词,依然家喻户晓,为众多的后人所钟爱。而柳永、秦观及其‘婉约词’喜爱者的人数,恐怕是稍逊一筹吧!。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有的人,生前辉煌而死后寂寞,又有些人,生前寂寞而死后辉煌!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的无情!!来源:苏东坡词和柳永词艺术魅力趣谈_晓月残阳_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