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祖孙(1 / 2)

 叶世嵩离开陈家村后,径直走进了一家小店。小店不大,但人众却是很多。叶世嵩和曹正淳打斗了半日早已口渴得紧,一看小店的角落里,还有一张空座,也不管有人没人径直走了过去一屁股坐了下去。

叶世嵩刚坐下酒保立马弯腰跑了过来边擦桌面边问道:“客官要点什么,我们小店烧酒、牛肉、烧鸡都有,客官要不要样样都来点?”酒保殷勤的介绍着小店里的生意。叶世嵩摸了摸自己的一袋说道:“来半斤黄酒,半斤熟牛肉吧!”“好嘞,客官你稍等片刻,马上就好!”酒保利索的给叶世嵩泡了一壶茶。

声音从小店的另一个角落里传来。只见得一老一少,坐在小店的另一个角落里,酒桌上点了一壶黄酒和一只半大的烧鸡、半斤的牛肉。老的约莫五十来岁,身形魁梧,精神矍铄,粗犷的脸膛上两只眸子闪闪发亮,少的略显单薄,面如满月,眉清目秀,长着细细茸毛的嘴边挂着一丝笑意。

“爷爷,你说大明的江山能保住吗?”少年担心的问。“能吧!”老者回答到,语气之中带有一丝丝的不肯定。

“是吗?那就好,是不是因为当今的圣上是个明君啊!”少年高兴的说。满脸的喜悦之色,显然刚才老者的那一句话起到了作用。

“恩!当今的圣上是一个明君,但……?”老者略为一迟疑,口中的话便没有再说了出来。原来当今的圣上是崇祯皇帝,他自登基以来诛灭魏忠贤和客氏之后,朝中逆党虽然一扫而空,然而他性格多疑,对大臣全不信任,有秉承太祖、成祖的习气,对大臣有诸多猜疑,所以任用的仍是从他信王府里带来的太监,而最得宠的则是曹化淳。他统率皇帝秘密卫士,专门调查朝中臣子和各地的武官。对有不满者任意逮捕、关押、下狱,弄得大明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想到这些老者深眉紧锁的叹了口气。

“爷爷,您为什么叹气啊,是不是当今的圣上不够英明啊?”少年稚嫩的声音响遍了整家小店。老者微微一笑说道:“傻孩子,当今的圣上当然是明君了,要不然为什么为人用袁督师担当辽东重任呢?这不这次的‘宁锦大捷’中大胜皇太极呢?这些都是当今圣上的英明才能让辽东的将士万众一心打败了入侵的敌人”!老者的声音不大,但叶世嵩有一身的内功,所以他将这对祖孙两的谈话听得一清二楚。他微微感到奇怪,这两人何以对辽东的战事知道得于此的详细。他对这对祖孙两的身份产生了好奇。他决定不动声色的听下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消息。酒吧准时的将他所要的黄酒和牛肉送了上来。

“爷爷,我们大明真的打败了皇太极吗?”少年似乎不太信。

“恩,打败了,而且是诚数十年未有之武功也!”

“真的吗?呵呵……呵呵……好啊好啊。“少年从爷爷口中听到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高高兴的拍了拍手掌。

“爷爷,我要听,你能给我讲讲吗?”少年满怀希望的望着老者。

老者慈爱的摸了摸少年的头发,笑着说道:“羽儿,不要急吗!”少年朝老者吐了吐舌头。

老者缓慢的从桌上端起了酒杯,押了一口黄酒,而后开始了他的故事。

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初六日,后金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藉口,亲率数万军队,谒堂子,出沈阳,举兵向西,进攻宁(远)锦(州)。

十一日,后金军至锦州,距城一里,四面扎营布兵,将锦州城包围。时明太监纪用、总兵赵率教驻锦州,负责筑城、守城。当后金兵将至时,左辅等人,撤入锦州,凭城固守。皇太极得报后,传令攻城。后金兵攻城数日,伤亡惨重,别无所获。

十六日,明辽东巡抚袁崇焕派人送给纪用、赵率教的书信被后金兵截获,内称“调集水师援兵六七万,将至山海关,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俱至宁远。各处蒙古兵,已至台楼山”云云。皇太极信以为真,即收缩围锦兵力,聚集于城西,以防明援师。

至二十六日,后金军已围城15日不克,人马疲惫士气低落。

二十七日,后金军分兵为两部:一部继续留驻锦州,在锦州城外凿三道濠,加以包围;另一部由皇太极率领官兵数万,往攻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