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循环(1 / 2)

 自从他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在正统三十年的那个漆黑的夜里成功的迎接皇帝朱祁镇坐上了阔别已久的宝座后不久后,他就开始发现,他和石亨、曹吉祥这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的走在一块的,虽说他们曾经很有默契的在一起迎接回了皇帝朱祁镇,并且还让他坐上了阔别已久的宝座。但他发现在他们一起将他们心里的那个神——于谦除去以后,他才真正的发现,他和他们其实不是一路人,因为他们只是一只笨头笨脑的猪而已。所以他决定要和他们真正的决裂了,否则也许有一天他——徐有贞脖子上的那颗脑袋不知什么时候被他们二人给除去。

自从他入阁之后,他就开始操持国家大事,每日忙于办理各种事务,此时的他只想真正的为大明帝国真正的做点事。虽说他为了给自己报仇借刀杀了他心中的那个不可逾越的神——于谦。但他还是很佩服他的,因为他和他一样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他就是于谦一个真真正正的英雄。敢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他徐有贞始终记得于谦的那首《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不是这首诗,徐有贞相信他绝对不会让于谦活到正统三十年正月十三的晚上。也许早就找个机会杀了他,毕竟要诚心杀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可他很快发现石亨和曹吉祥却截然不同,他们在杀了于谦之后,只热衷于干一件事——****受贿,不但如此,他们还不断在朝廷中安穴自己的人,混乱朝纲。石亨一个堂堂的大明第一勇将却先后写过多次奏折给朱祁镇,要求封赏夺门有功人员,前后竟多达四千人

曹吉祥,他的养子、侄子乃至于七姑八婆之类的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都封了官,令人叹为观止。

徐有贞每次看到这种乌烟瘴气的情景,他都会不由得羞愧有加:“当年我怎么和这帮人搞到一起了”?直到这一天徐有贞终于看清楚了这两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流落街头的小混混而已。可他没想到的是不久的将来他也死在了着两个小混混的手里。

自从徐有贞杀了于谦后,他开始和曹、石二人保持距离,既不见面,也不说话。一切似乎就这里开始了。因为石亨和曹吉祥终于发现,徐有贞要开始过河拆桥了。

终于一切的决裂从天顺元年(1457)五月内斗正式开幕。

这天终于要来了,因为他徐有贞又要开始借刀杀人了,这天他趁着石亨、曹吉祥等人正在朝堂之上议事,让他的手下察院御史杨瑄像朱祁镇上了一份奏折,奏折是当众宣读,内容是他一早就写好的:曹吉祥、石亨等人****受贿,专横霸道、欺上瞒下、排除异己,应予惩戒。

他当时就看见大太监曹吉祥当时就懵了,他手足无措,张嘴想要辩解,却不知说什么好。不知为何当时的他看见曹吉祥和石亨一脸的苦相的时候,他心里突然很高兴,这一刻他才明白他其实很早就不是和他们是同路的,他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他记得皇帝朱祁镇却没有看曹吉祥,而是微笑着对他说:"御史敢于直言,是国家的福分啊。"

他看了看尴尬的曹吉祥一眼,也笑了。他知道他的奏折见效了。

那天早朝他——徐有贞没有理会无地自容的曹吉祥,洋洋得意地走出了大殿。他有充分的理由得意,作为内阁首辅,他能够调动文官集团的所有资源去对抗他的敌人,他有无数的言官,所以在他看来要想除去石亨和曹吉祥这两个败类,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在他徐有贞的眼里,根本不是他——徐有贞的对手,也许这个时间上只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那个人就是不久前还活着的于谦。可惜现在他已经死了。并且永远的死去了,所以在这个大明帝国里再也没有人是他徐有贞的对手了。他们石亨曹吉祥一辈子都不是他——徐有贞的对手。

可是很快他就错了。也许他们才是他徐有贞真正的对手,因为他们和他一样有着狠毒的心肠和自私的心里,所以他徐有贞并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

因为他的对手是明代历史上唯一可以与文官集团对抗的死敌——宦官集团。但很快徐有贞就知道了,他曹吉祥的宦官集团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司礼监是很难与内阁首辅对抗的。但这是一般人的想法而已,很多时候看的不是表面上的实力,我们应该将实力看透。因为在明朝太监是很容易接近皇帝的,这一点显然是徐有贞没有考虑到的,所以注定了他以后的失败。

为了解决徐有贞,曹吉祥什么办法都想尽了,因为他知道徐有贞是不会放过他的,因为他了解徐有贞,那是一只一旦发动攻击不至对手于死地的就不会罢休的饿狼,也许是老天要灭徐有贞,在曹吉祥感到绝望的时候,他终于发现了徐有贞的破绽,并由此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诡计。

终于曹吉祥要展开了这条毒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