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以后就靠它挣钱了(2 / 2)

找了一块比较平的大石块,将这白泥放在上面,在溪水用瓦罐捞起一些很细很细的沙子,掺和到里面,用手揉匀了,再用一根手腕粗木棍反复敲打,又用水不断的冲洗,直到感觉这白泥比较“熟”了。再用手捏成各种盆盆罐罐的形状,用一条光滑的竹片将内壁外延慢慢的刮平。趁将它们放在树荫下yin干的功夫,将四块较大石头摆成四方形,将较粗的树枝一层层的码好,再将茅草充填在里面。

过了几天,这些盆盆罐罐总算阴干了,将它们取出,一只只倒扣在码好的柴堆里,点燃了火。孟良守在一边,不停地往里面加茅草,维持温度。两个小时以后,用木棍将这些盆盆罐罐一个个拨弄出来,趁它们还是通红的时候,不停地用水淋洒,这叫淬火。目的是增加硬度。

等完全冷却了以后,孟良拿起来看了看,还算满意,这已经属于高档陶器了。从手感上看,比通常的陶器要细腻,也结实了很多。色泽上呈灰白色,没什么光泽,就像小时候家里用的大白碗。

原因很清楚:温度不够,这样以篝火形式燃烧的温度最多在500度~800度中间,燃烧不完全,高岭土所含的物质没有完全分解;没有石灰石作为助燃剂,如果有石灰让它渗钙,那表面就会出现一层釉。

想通了原因,立即着手又做了一批碗和茶杯。在晾干的等待时间里,孟良在山边找了个风口,用石块码起了个小小的窑,内外全部用粘土密封,只留了一个烟道和门。在窑里地面上铺上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石头,这是为通风准备的。

割了一批茅草摊在地上晒干,又砍了上百根手臂粗树枝,全截成一米长短的木棍,烧了两窑木炭。尽管没看到过用木炭烧制瓷器的介绍,但为了提高燃烧温度,也只得这样了。

没有工具,如果将那块牛皮缝制成气囊,利用气囊鼓风的话会大大提高炉内温度。

将碗和茶杯一一放好,每层空隙处均用茅草和木炭填塞,以保证燃烧完全。放满三层以后开始点火,等燃烧起来以后用石块、粘土封起炉门,只留一个通风口。两小时以后,取出一半用溪水淬火,另一半放置一边自然冷却。

大功告成,尽管还很粗糙,但是它已经超越陶器的范畴,这是真正的瓷器了。现在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要做出高标准的瓷器,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如何控制火的温度,这并不是仅仅提高温度的事,这需要日积月累,还要加上运气。

注:现在少数民族还使用篝火的办法烧制瓷器,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到现代为止,大多数瓷窑依然用松枝为燃料,景德镇现在开始用石油液化气。为什么不用炭、煤,不得而知,大概是温度难以控制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