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集体婚礼(1 / 2)

 刘清家里,燕冰也亲自过去打了招呼,提了亲,这过场一走,婚礼就排上了日程,村里这次收了三家六百块钱,算是结婚摆酒用的,本来按燕冰的想法就是从简,举行过婚礼就行了,至于摆酒席这些就可以免了,不过三个女方家都不同意,这人生大事不能这样随便就完事,得热热闹闹的办一场,燕冰一看这也免不了,就和根子支书商量着怎么来办这婚事。

日子定在五月一日,也就是后天了,还有两天时间准备,根子支书,燕冰,加上小罗汉,五爷,李扎子,李麻丁,这也算是婚礼筹备办,村里的干部说不说了,这李扎子平时在外做活,见的世面也多,可以来做个接待,根子支书负责总管,本来这总管由燕冰来做的,但燕冰推却了,年纪青青怕不周到,还是得由支书来做,五爷得来做执事,负责拜天地之类的事,李麻丁是村里的厨子,这也得请来总管厨房的事,小罗汉则负责采购之类的事,年轻人跑得快,人也不显累,至于燕冰嘛,就算是李小兵和李小川的媒人了,这事就更多了,而且还是很细小的事全得做,像布置新房啥的。

安排了村里壮劳力过来帮忙,借桌椅借碗筷借锅子啥的都要人,那个刘清家和李春林未婚妻陈灵家都是周围几个村子的,娘家都有陪嫁妆,这还得有人去打回来,几人算了一下人手,箱两口两人负责,梳妆台子两人负责,自行车得一人负责,洗脚盆子,毛巾架子这得一人挑着,那衣柜得两人负责,还有那些个做给姑爷的鞋子,衣服,喜糖得一人挑着,红面被子四件套得两人负责,还有负责带队,发红包,放炮竹的礼房先生一个,这样一来,去一家就得十二人,还要加上接亲的女人们也要两个,一家最少就得十四个人了,两家就是二十八个,白凤家在城里,还要租个车子去接,这接亲的人也得去,算下来,全村就得出动三十多人了,光男劳力就要三十来人,加上女人,婆子,队伍也算浩浩荡荡了。

第二天晚上,李麻丁带着儿子,徒弟就过来食堂这边了,大把的事情要提前准备,主要就是杀猪,炸肉丸子,准备蒸扣肉,食堂后面垒了两口土灶,上面架着锅,半边猪肉都放在里面炖着呢。

当天晚上,村里精力好的后生和一群老爷们就围着食堂打打牙祭了,反正这东西也吃不了多少,就酒水多点,这些人也是明天不用去接亲的人,李麻丁到是快手快脚炒了一些猪肝猪肺之类的,加了红辣椒,就着老白烧,一大群人就喝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村食堂就忙开了,李麻丁带着几个壮汉,在厨房里忙过不停,根子叔还派了几个年轻后生去水塘里打鱼,这边锁呐匠早就将他们的草台班子给架了起来,就在食堂外面,摆了两张桌子,上面放了些唢呐,锣鼓之类的东西,

这接亲的队伍就也全部到位了,车子也从县汽车公司给租好了,大客车可以坐五十多人的那种,人家司机可是很尽职,早上七点不到就开到村里来了,这时还只有厨房里有人忙活着,人家司机到也不客气,自己在厨房里弄了些吃的,李麻丁一看是县城来的司机,又给做了一碗猪肺鸡蛋汤,下了把红薯粉条子,司机吃完抹嘴给李麻丁发烟还笑着说他做的汤味道不错,让李麻丁心里给乐坏了。

这边司机在吃着,外面根子支书已经叫人将一个大大的喜字给贴到车头上面,车周边又贴了一些红花之类的,显得喜气洋洋。

人员到齐后就吃了些东西,主要就是红薯粉条子,鸡蛋汤之类的,一人再拿了两只鸡蛋,就上车赶路,去白凤家的有燕冰,二婶子,去刘清家的由刘花带队,后面跟着十来个爷们,去陈灵家的由花婶子带队,后面同样根着十来个,车子上到坐都不是很挤还空着一些座位,不过等回来时就没有这么空了,打嫁妆的竹杠子全部放到车顶捆好,在一大串炮竹声中小丰村的迎亲队伍就出发了。

三个新郎穿得整整齐齐,统一青色中山装,也就是那种四个袋的,袋子里放着几包香烟和一些一块二块的红包,胡子也得刮得干干净净,头发也给剪了一下,三个显得精神抖擞,脸上更是挂着兴奋的发情,也是,李春林和李小兵还好点,两人才二十四五,李小川可是二十七八的人了,这人生四大喜中红房花烛夜可是企盼了很多年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