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找到对付表哥的办法了(1 / 2)

 “大人,属下不明白什么意思……”</p>

大人是指他看到的亲亲吗?这事怎么好说出口,万一不是这个,他却说了出来,大人恼羞成怒他就惨了。</p>

影五决定装傻问一问。</p>

“我和阿初的事情。”</p>

说到这里元锦沛气势放下来了,没办法,提到顾青初元锦沛便忍不住心情愉悦。</p>

影五眼珠子转了转,谨慎措辞道:“恭喜大人喜得良缘。”</p>

元锦沛嘴角翘起,然后察觉到自己有些喜形于色了,立马敛了表情,清了清嗓子说:“我和阿初之间的事情,莫对外传,记得了?”</p>

为何有此交代呢,因为在离开前顾青初才意识到,影五这个大嘴巴在。</p>

她让元锦沛提两句,别叫影五四处乱说,顾青初可记得当初她和元锦沛的绯闻,这货上窜下跳宣扬得最撒欢。</p>

顾青初的话对元锦沛比圣旨都管用,回味完亲亲想起走时顾青初提的话,他立马来实行了。</p>

“是,属下遵命。”</p>

影五舒了口气,他还以为什么事,不说就不说。</p>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应当会好过很多,偷偷瞟了一眼自家大人翘起的嘴角,影五心里暗付。</p>

*</p>

顾青初哄得这一回,可是抵了大用。</p>

元锦沛干劲十足,开始逐一加快清理各方蚕食朝廷的势力,三皇子一派以及何中堂手下那些有异心的官员等都别想跑掉。</p>

天卫司的行动,让那些对宁良候有别的心思之人,都开始老实起来,攀上宁良候日后如何荣耀不提,先保住眼巴前的富贵再说。</p>

时间过得很快,几天过去辽国那边给出了回应。</p>

辽国重新派来使臣,递来的文书上言辞满是质问,还说他怀疑大夏是在故意践踏辽国的尊严,恶意引起斗争,辽国咽不下这口气,要大夏皇帝赔礼,黄金白银各五万两,绫罗绸缎,宝石玉器……</p>

辽国要求得很过分。</p>

大夏更是硬气,直接回击辽国说他们在寻衅滋事,大夏不接受欲加之罪,文极帝骂了回去,用词更加“激烈”,据说辽国国主看到信脸都青了。</p>

两国的使臣来来回回传话,内容皆是大夏辽国君王间互相指责的话语。</p>

几日下来百姓们也感受到了那股紧迫感。</p>

因为粮食涨价了。</p>

“好大的胆子!”皇上看呈上来的奏折震怒。</p>

如今战事还没有打起来,那些黑心的商人便开始坐地起价,盛京的米已经涨了三成,这是天子脚下,其余远了的地方指不定涨成什么样。</p>

这是在扰乱民心!</p>

“将涨价的商人全都抓了,杀鸡儆猴,我看谁敢顶风作案!”小皇帝猛喝一口茶水。</p>

他没想到战事未起,商人便作起妖来拖后腿!</p>

“皇上不可。”元锦沛劝道:“皇上可记得三皇子南下救灾那事?”</p>

当年三皇子和小皇帝打擂台,南下救灾一事让三皇子摔了一个大跟头。</p>

就是因为三皇子以权压人,让富商将飙升的米价恢复原样,结果那边商贾根本不吃三皇子这套,不让他们高价卖粮,他们就不卖了。</p>

将粮食存在库里,死活不卖,若问便是没有,私库藏的地方外人很难探得到,三皇子拿这些人愣是没辙。</p>

大夏各地都有商会,里外一心,商家全都不卖米,时间长了老百姓没饭吃了。</p>

三皇子为此砍了一户商家的脑袋,如此更是激起其余商家的逆反心理,将场面变得更加糟糕。</p>

最后还是当时的小皇帝从北方运来面粉,缓解了燃眉之急让百姓有饭吃,那些商贾也见好就收,陆续放出米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