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忍不住邦邦给他两拳(1 / 2)

 “皇上有令,臣定当肝脑涂地!”顾青初抱拳弯腰行军礼,表明了决心。</p>

随后略带几分犹豫道:“顾家军现仅有几百人,打仗需要兵,也需要练,这人和时间……”</p>

哪有那样的好事,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吃草!</p>

顾青初势必得让皇上许诺点好处来。</p>

“一个月后金国会派使臣来夏,届时试探金国态度再看战否,两国便是发生战争,最迟也要在半年后。”</p>

提前半年的时间做准备,这对宁良候来说不是难事。</p>

当今圣上还是皇子时,在宫宴听先皇提起过往,说当年宁良候打南蛮带兵只练了三个月,这事儿文极帝记得极牢。</p>

</p>

“金国使臣来访会有军演切磋,朕决定由宁良候你全权负责。”</p>

每年无论是金国出使大夏,还是大夏出使金国,都会带一队士兵大约三十人,双方进行友好军演切磋,点到为止。</p>

以前双方输赢各半,近五年来每每都是大夏败北,金国越发膨胀也许这也是一部分原因,他们觉得大夏兵马外强中干。</p>

当年顾青初虽然没有率领顾家军与金国打过仗,但顾家军“凶名”在外,在各国中皆威名赫赫。</p>

宁良候三十年前若没有击退南蛮,金国定然乘人之危派兵攻打大夏。</p>

对于宁良候,金国是有所顾忌的。</p>

文极帝要的便是战前打压金国的气焰,让金国使臣看看大夏的雄兵,大夏从不惧金国!</p>

当然,若是金国认怂不敢打仗,再重新修订盟约是再好不过,只是这种可能性很小。</p>

不管如何,重建顾家军且由宁良候挂帅,绝对给金国极大的压力,他们内部也会有矛盾。</p>

金国那三大二小的五虎上将个个是带兵好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大夏良将太少了。</p>

大夏如今拿得出手的主帅竟只有一个宋思明,然宋思明驻守边北,若让他再领兵对抗金国,边北是个问题不说,最重要的是皇上不放心。</p>

宋思明领兵伐金,届时大夏大半兵力都会在他手中,这种情况文极帝宁可不开战也不会让宋思明当主帅。</p>

文极帝不得不承认,宁良候醒来得非常及时,很好地填补了与金国对阵主帅的空缺。</p>

“我相信宁良候的能力,半年对你来说不是问题。”</p>

皇上对宁良候的了解,大多是听先皇提起,他父皇赞不绝口的主将定然错不了。</p>

听着皇上称赞的语气,顾青初笑了笑道:“时间没有问题,只是这兵难定。”</p>

如今大夏兵力充足,又因无战事已经三年没有征新兵。</p>

从别的将军手里调兵来顾家军不现实,征新兵很容易,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对上金国人,训练半年时间太短了。</p>

其实顾青初训得出来,但表现的艰难一些,才能彰显她的用心努力。</p>

顾青初说着顾虑,皇上闻言认真思索起来。</p>

“已然打算重建顾家军,那不如更热闹些……”</p>

元锦沛这时开口了,不紧不慢地说着自己的想法。</p>

皇上听了点头认同道:“可行。”</p>

顾青初挑眉,元锦沛竟是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p>

当日下午,城门张贴告示,上面写着顾家军军号解封,宁良候招兵重建顾家军,顾家军的老兵优先录用等内容</p>

这告示是对外给百姓看的,兵部内还给各军发了圣谕,凡是顾家军旧部,若想重归顾家军可申请调令。</p>

这条一出,百官哗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