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一次奉俄战争(3)(1 / 2)

 伴着入夜前,夕阳最后的余辉,马占山在卫队营的护拥下,坐着专属的装甲汽车进了乌塔城。()

刚到临时司令部,就见到迎面一名红衣小伙子带着几名蓝衣走了过来。

装甲车戛然而止。马占山规整规整军服,走下军车。只见那名红衣紧上前两步,双脚啪的一并,规规矩矩的敬了个军礼:“职部卫队师第三旅第八团少校团长黎明见过司令!”

别看马占山如今也是中将师长,眼前的充其量不过一名少校团长,单单肩膀上的杠杠就差着老远,但是,马占山却丝毫不敢慢待眼前的年轻人,因为,东北军私下里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如今能在大帅府卫队混上红衣的人,那将来可是前途无量!更何况,人家近水楼台先得月,怎么说也是大帅直属卫队,随便说两句话,可是比你说上几天都要管用得多!

再说,这半年来,帅府卫队那是在一群师旅长眼看着一天一天膨胀起来啊!

刚开始,不过一个团左右,接着是一个旅,然后是五个旅,接近两个师,美其名曰“卫队师”!

虽然只是架子师,到目前为止,总共不过六千多人。但是却瞒不过马占山。马占山可是从老上司吴俊升那里得到确切消息,用不了两三年,不但这个五旅三万余人的卫队师要完全整编出来,甚至大帅府还有意再编练至少两个师,总共将近十万人的大帅府直属卫队师!

马占山心里画着弧,我的娘唉,这哪里是什么卫队师,这妈了个巴子的不就是御林军吗?以前还只是听说,大帅给这些“御林军”配备了东北自己研制的最新式的武器。今天算是见识了,就看看人家人手一条的冲锋枪,而且那样式,见都没见过,看的都眼馋啊!

马占山瞬间想了很多,但手上却没有慢,而是同样还了个军礼,笑容有加的说道:“哎呀呀,黎明少校,真是有劳你们了!嘿嘿,真他妈了个巴子的,要不是你们啊,还不知道我手下这群饭桶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拿下这座小小土城啊!”

黎明连忙笑道:“司令说的哪里话,即使没有我们,以我奉军军力,想要攻下乌塔也是翻手之间的事情。我们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哈哈哈,黎老弟过谦了!嗯,不知道这次你们突然到前线来,大帅是否有什么指示?”马占山试探的问道。实在是,连他都没有提前得到这些“锦衣卫”到来的消息,这心里总有些七上八下的!

“司令,您就尽管指挥大局就好了,我们来这里,实际上并没有奉大帅的手谕,而是兵工厂那边研制的一些新式武器想要借这次外战,在实战中试验试验而已!”

“噢~”马占山微微点点头,眼睛转了转,就笑着拉起黎明的手走进司令部。

马占山虽然将司令部留在了乌塔,但是,奉军的前锋却是一直捻着俄军残部追到了拜达里克,并在拜达里克与俄军再次形成对峙!

布柳赫尔在得知乌塔一日即丢后,气急攻心,竟然一口气没上来,直挺挺的倒在地上。众俄军将领连拍带喊半天才将布柳赫尔唤醒过来。

布柳赫尔扶着胸口坐在椅子上,看着前线的报告,半天,才叹了口气,环视众将道:“从前线的情报来看,形势对我们是非常的不利,我们的对手已经在局部形成了对伟大的苏维埃的优势,他们有着不亚于哥萨克的骑兵,有着不次于我们的机枪大炮,甚至,他们还使用了我们在远东基本没有配置的坦克兵!在乌塔,就是这些坦克冲破了我们英勇苏维埃士兵的坚固防线,是机枪和蒙古骑兵屠杀了我们忠诚的战士,众位说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半天,一个青年将领小心的说道:“布柳赫尔同志,我不认为对方的坦克有什么可怕的,要知道,伟大的斯大林同志告诉我们,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勇敢、最忠诚的战士,我坚信,最终的胜利是属于苏维埃的!苏维埃万岁!”

随着青年军官激奋的大喊,其他军官也反射的高举拳头:“苏维埃万岁!”

如果这一幕,被张作霖看到,他一定会联想到数年后,在俄国的西边,另一个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国家,同样时刻高喊着另一个人的名字!

布柳赫尔脸色有些发青的看了看那个军官,真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出去,这可是真刀真枪的打仗,又不是让你表决心!

布柳赫尔是亲身参加过中国北伐战争的,在来这里之前,甚至到了现在,他也有些瞧不起中队。明明拿着放到国际上也还不算过时的武器,偏偏就是一触即溃,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仗呢?

但是,唯有一支中队是让布柳赫尔担心的,那就是,即使在前世的北伐时,也被民党军队选择性“忽视”的中国东北的奉军!

有人说这支军队是胡子军队,所以战斗力不高,但布柳赫尔知道,这支军队的主干,多次南下叩关,与中国最最精锐的北洋军混战十余年而不倒,其战斗经验可想而知;有人说,奉军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守关外,因此战斗意志不坚定,布柳赫尔却嗤之以鼻,这个世界历史上,像中国的项羽那样的“不肯过江东”的军事统帅又有几个?虽然这样的人你可以说它的英雄,但却要加上一个定语“悲壮”!想当初,就连俄国沙皇抗击拿破仑还烧掉了莫斯科呢,更何况奉军只不过战略性撤退,又有什么错误?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清末有曾国藩,北洋后期,则是张作霖!

数次入关,都不得不乖乖退回去,但至少现如今,张作霖却已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陆海空大元帅!

不以成败论英雄,那是安慰人的话。从古至今,人们更加信奉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