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优化组合(2 / 2)

北洋 戒念 5281 字 2019-08-14

“马克沁机枪?!金陵制造局在光绪十六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仿造这种机枪了,不过名字叫‘赛电枪’,可能因为是太耗费子弹或是制造原因。这种机枪最后还是没有消息了……”

“我知道金陵制造局曾经仿造过这种机枪。除了马克沁机枪之外,他们还仿造过美国的加特林转轮机枪,这都是非常不错的武器。至于为什么到现在就已经没有消息了。多半还是因为生产地原因,他们都是从国外购买组件,在制造局内组装而成,即便如此一个月才组装好这么一挺机枪,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一圈下来这制造成本比从国外直接购买还要高出一倍有余,他们自然不会有多少产量了……我想要用手榴弹和迫击炮地专利换取马克沁机枪的工程图样和相关生产设备,是想我们做到我们自己完全生产这种机枪,现在我们手中有了汉阳钢铁厂,有了合格的钢材之后,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不用从国外购买机件回国组装……纪孟兄,你看看这黄金山演习,这炮台大炮固然是异常凶猛,但步兵靠上去之后就显得岌岌可危了,试想如果在这黄金山炮台周边地区,使用水泥钢板构筑成数个永固火力点,使用马克沁机枪来镇守,想要拿下这座山头,不往里面填上几千人命是做不到的!”谭延闿边说边用手指着黄金山炮台。

左宝贵在汉城使用马克沁机枪来守城给日军造成巨大伤亡的事情并没有传开,就连日本内部对此知情的人也非常少,而且日本到现在也没有使用马克沁机枪装备军队的打算,可能是嫌马克沁机枪耗弹量巨大,与其投入大量资源来制造马克沁机枪枪弹,还不如贯彻“一弹杀一人”这样的战法更为划算。

谭延闿是极为强调士兵个人枪法的,在这上面甚至有些偏执狂的倾向,比日本还要偏好,但是他也明白机枪阵地的作用,尤其是钢筋水泥混凝土构成的永固机枪火力点,这可不是个人枪法就能够解决的。在没有重炮、迫击炮和手榴弹的情况下,一个这样的机枪阵地简直就是步兵的噩梦,这得需要多少人命往里面填?!

谭延闿想不出俄国人在历史上是如何构筑旅顺要塞防御的,但是通过增加永固机枪火力点,在要塞炮台对入侵战舰形成巨大威胁之时,这些机枪火力点足以让来犯的步兵饮恨而归。就像他跟唐伯文说的那样,用机枪收割人命,谁想要旅顺要塞,不往里面填上

人命是休想从他谭某人手里弄走旅顺要塞!

在没有收购汉阳钢铁厂之前,在谭延闿的心中钢铁只是衡量一个国家重工业水平强弱的指标而已,但是有了汉阳钢铁厂之后,他才深刻体会到钢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到底意味了什么。随着汉阳钢铁厂的一号炉投入生产,二三号炉正在紧张施工之后。除了少数特种钢材之外,中国就很少从国外进口钢材了,这不仅为谭延闿带来了巨大地财富,同时也使得以天津机器局和上海江南制造局为代表的军工行业成本大幅降低。

当然这也严重打击了外国钢铁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环境,外国洋行所售出的钢铁在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这迫使外国洋行的钢铁售价开始下降,但是遥远的距离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巨额的运费,与之相关地还有大额地保险费用等等额外支出。可以想象就算汉阳钢铁厂地厂址选择很有问题。不靠近煤矿也不靠近铁矿。但即便如此成本依旧是比从万里之外运来的钢材便宜的太多。这使得中国在纺织产业之后。又在钢铁产业上回收了重要的利权,不同的是前者是轻工业,后者是重工业,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旅顺海军基地海陆联合演习进展的非常顺利,同时也是出于安全等方面地考虑,采用实弹射击的时候,目标炮台上是没有人的。而向战舰发射模拟训练弹的时候,目标战舰只是在留有驾驶人员来操纵战舰机动运行,其余人员不准在甲板活动。演习中虽然使用了大量的实弹进行射击,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因此死亡。

正像谭延闿所说的那样,这次旅顺海陆联合演习,让陆军这些旱鸭子们明白了什么叫“海军”火力,从镇远舰上的三百零五毫米巨炮到小号鱼雷猎舰上的一百毫米速射炮,这些舰炮地口径都大大超过了陆军所使用地火炮。威力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当镇远舰向目标位发射实弹后。炮弹巨大的威力在目标位上炸出一个大坑,陆军军官们在赶到弹着点后看到还在冒烟的弹坑,一时间都被炮弹所产生地破坏力赶到非常惊讶。

自从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也意识到了旅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原有的防卫系统至上又建造了数十个临时构筑的炮台,这些炮台在质量上远不如老炮台,火炮口径也多是一百毫米上下,甚至还有前装滑膛炮这样的老古董都上阵了,只能够做为补充火力。这些临时炮台就是战舰舰炮射击的靶标。当然这些临时炮台是抗不住镇远舰上三百零五毫米大炮的折腾的,临时炮台上的火炮都已经拆解下来,等着用舰炮进行实弹射击将临时炮台炸毁之后,在这里考虑重新建造火力点。

其实谭延闿自己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海军舰炮对决是什么样子,但是无论舰炮发射的炮弹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这个时代的战舰还属于前无畏战舰时代,无畏级战列舰到底出现的准确时间他不知道,但是估计也不过是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因为君权级是88年英国海军法案的核心战舰,在这个战舰更新速度如此快的时代,二十年时间已经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了。

北洋海军的打靶能力确实是非常强,实际上北洋海军的起步比南洋要晚上很多,不过文人出身的李鸿章和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都深知自己手中的军队就是在政坛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他认真的吸取了南洋海军在建军过程中的种种教训,紧紧抓住购舰、训练、教育和基地建设四个环节。对于北洋海军训练贡献最大的莫过于英国的琅威理,据说有他在的时候,北洋海军半夜经常进行紧急集合来清点人数,那个时候刘公岛海军基地内是绝对不会出现什么赌场、妓院之类的,因为海军官兵根本就不敢下船住宿。琅威理因为“撤旗事件”离开北洋水师之后,北洋水师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跑步奔向堕落的泥潭,而大清帝国也在跑步奔向甲午战争失败的深渊。

甲午战败之后,虽然谭氏父子没有怎么管北洋海军,但知耻而后勇的北洋水师居然在林泰曾和邓世昌等曾经留学英国的海军将领的督促下,训练是从来没有耽搁下,甚至比以前更好,只是这海军纪律还是没有改善多少。这次海陆联合演习,至少北洋水师舰队在各个科目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就是新购进的海四舰也是操纵自如,打靶异常准确,黄金山的固定炮台又不是会自己跑的移动靶,对他们而言难度确实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