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古耶伦斯基说:“现在的情况和零九年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零九年之前,我们对火箭的要求很高,它们得将精密的卫星送到近地轨道,我们得在火箭上装载制导设备,甚至还得让火箭有一定的变向能力。”
“但是现在我们的外太空上有大量身手灵活的机甲,所以在这次的运输中,我们只需让火箭离开大气层,机甲就会寻找到火箭,运走所需的设备,这样一来,我们对火箭的要求便降低了很多。”
“目前,米歇尔博士给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火箭核动力引擎,根据这种引擎,我已经设计出了一种可运送二万吨物资的货运火箭,这支火箭,现在已经矗立在西昌发射中心了,所以,运输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啪啪……”演讲厅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米歇尔博士对留古耶伦斯基表示了感谢,重新掌握了发言权。
“实际上,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困难,是太空港的动力总成问题。我们当然要在太空港上建立发电厂,一方面要提供太空港的生产用电,一方面也得让太空港有着不错的移动能力。”
“维护一座直径二十公里的太空港运转,需要惊人的电能,我们无法想象在太空港中如何维持一座巨大燃氢电厂的燃烧,而我们又没有像战舰那样奇妙的太阳能技术,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核电站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基于我们现在的核裂变技术,这种超大的电厂消耗的核燃料也是很惊人的,何况更换核燃料是一间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核裂变似乎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我想在座的院士们已经猜到了我的设想,没错,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实际上,在可控核聚变这个领域里,华夏国一直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无论是理论方面的王淦昌,还是实践方面的EAST,华夏国一直是这个世界上的楚翘。”
“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难点,就在于约束高温反应体。在两种约束高温反应体的理论中,磁力线约束看起来要比惯性约束来的现实一些,因此这些年来,世界上的科学家,包括我在内都在探索磁力线约束这一理论。”
“在华夏国的引导下,科学家们在法国的南部建造了国际热核试验反应堆,可控核聚变的实现仿佛变得触手可及,但试验中层出不穷的难题,又使得这一技术实现起来仿佛遥遥无期。”
“在二零零九年初,一篇发表在‘国际智者论坛’的论文曾经引起过一阵小小的轰动,论文里提出了一个应用惯性约束理论的全新高温约束体构架,这种构架要比用磁力线约束的‘托卡马克装置’——也就是‘EAST’与国际热核实验室的前身要容易实现的多。而且这篇论文提出的这种构架还有一个很诱人的特点,那就是它一点实现,几乎就可以立即投入商用。”
“但这篇论文只是引发了一阵议论,却没有人想要去实现它,因为该构架需要承受两万度的高温,尽管将原子核聚变所需的一亿度高温控制在两万度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但这仍超出了当时我们人类的极限——我们还从未制造过能承受一万度高温的化学构架,就不要说两万度了,所以那篇论文就此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可是到了今天,情况却突然有了转变,由太空战舰制造用于包裹氢气块的单晶金刚石,它能够承受超过十万度的高温,而单晶金刚石这种材料,在华夏国多的几乎数不过来,也就是说,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再来看看那篇发表于‘国际智者论坛’的论文,结果已经不言而喻。”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应该找到这篇论文的作者,让他协助我,或者说是由我来协助他来完成这个构架。”
“这个人在哪里?”洪南元帅把自己只是一个旁听者的身份忘了了一干二净。
米歇尔博士呵呵的笑了,他用轻松的口气说:“我想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想他应该就是华夏科学院的院士之一吧!他用来发表论文的名字是‘寒门士子’,我想,他不会就坐在我们中间吧!”
米歇尔博士满怀希望的看着在座的院士们,可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承认自己就是“寒门士子”。
最后,还是科学院的副院长李宗中院士打破了这个有些尴尬的沉默,他苦笑了一下说:“米歇尔博士,你说的那篇论文我也有幸拜读过,我也知道这篇论文引发的议论,而且,之前我也试图着找到这个人。但非常遗憾,这个人不是我们科学院的院士,甚至不是华夏任何一所大学里的教授,因为我们这些人,**文都是实名的,因为这里面牵扯着评职称等一系列事情。”
“您是说,‘寒门士子’是一位民间科学家?”
“我想是的。”
听到李宗中的回答,米歇尔惊讶的合不拢嘴,“天哪!你们竟然把一个核聚变专家给丢到民间!你们该不会是不知道核聚变除了产生能源还能干些什么事吧!”
洪南元帅暗暗的骂了声娘,一个可以造氢弹的家伙,竟然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洪南有些郁闷的拨通了电话,低声吩咐道:“最快的时间,找到‘寒门士子’,把蓝翔军校的黑客师生释放,让他们去人肉搜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