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挖塘扣大棚(2 / 2)

都市妖修 水若君 0 字 2021-07-04

说起来这位刘镇长算是对他们赵家比较照顾的少数镇上人之一了,

当初他爷爷因为走山货到镇上卖,无意中挖到了一包银子,结果不小心走漏了消息,被山里的土匪扣下,多亏里面有个福隆镇出去的同乡,才能给家里了报信,找人拿钱赎他回去。

可是刘家本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后来还是传到赵家老太爷耳中,本着人命关天的善良思想,毕竟人命可比银子值钱多了,就才家里拿了二十块现大洋把刘长夏的爷爷赎了回来。

所以,新政府成立之后,十年动乱的时候打击过去的封建地主阶层,其他人忘恩负义,但刘镇长一家却一直记着赵家的恩义,不但在当年的时候多加照顾,而且还算救了赵家老太爷一命,由此两家的关系分外的亲密了。

“大家还有长夏叔怎么都来了,欢迎欢迎,不知道找小子有什么事吗?”赵煜拱着手说道。

刘镇长当先笑说:“怎么才回来?让我们一阵好等啊!”

赵煜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我进山一趟早上才回来,在屋里睡得太死,累大家久等了啊!”

“哈哈!”刘镇长一摆手说:“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听说大侄子你进山里打了些水货回来,听说还有大个儿的老鳖,有这事儿吧?”

赵煜有些不明白说:“是啊!怎么了?”

刘镇长一开头,其他人才纷纷说着。

“大家伙儿一大早就来了好几趟,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你那水货卖不卖啊!”

“是啊!我还想带回几个给老丈人尝尝鲜儿呢!”

赵煜这时才明白是虚惊一场,原来是那些水货惹来的啊!不过那些可是他以后修炼要用上的东西,虽不是什么禁脔,但也不想轻易就都卖了出去。

于是他笑着说:“我当是什么事儿呢!原来是这样啊!不过那点儿水货我打算先养起来,等大了再杀,而且东西不多也不够这么多人分的,所以对不住大家了!”

听赵煜这么一说,那七八个人不由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办法。

这时又听赵立说道:“我打算在宅子后面挖一口池塘,再扣两座大棚,长夏叔你看镇上有没有人能来帮个忙,工钱好说!还要再请一台机器来。”

原来赵煜他想趁还没有到三九严寒的日子,土地还没有被冻的硬实,决定挖一个池塘来。院子里那口池子太小,养养观赏鱼什么的还算合适,但将他在山里带回的那些鱼鳖放进去之后,就显得比较拥挤了。

所以他才起了这个心思,过几天再到山里抓回一批水货回来放养到池塘里,再加上在后园扣大棚种些灵气蔬菜,那么起码他最近一年修炼所需的灵气食物来源就能够保障了。

说干就干,正好刘镇长在,也省得他到处去请人,冲着的两家之间的关系,这点小忙对方自然乐意去帮。

“机器好办,镇上就有专门给人家挖塘推土的,不过你想要几个人,准备挖多大的池子,这些大侄子你都想好了吗?”

待刘镇长问及池塘的情况,赵煜说:“平均一米深的就好,也不用太大,就挖一市亩的水塘,加上机器十几个人应该差不多了吧!”池塘没打算挖的太深,这样省力又省工钱。

刘镇长点点头。

“那大棚准备建什么样的?现在才想起扣大棚,是不是有点晚了?而且那钢结构的温室和一般土制的大棚价钱可是差老多啊!”

乡下村里为求节省,一般都会选择建那种用竹竿搭建的简易蔬菜大棚,虽然不甚结实,但花钱少,易管理,反正坏了也可以再重建。

打听清楚这其中的情况之后,赵煜虽嫌日后改建麻烦,但一时没有足够资金,还是决定先建一座简易的塑料薄膜大棚,等到手头资金充裕了,再推到重建。原本老宅后面果林边上也有两座大棚,都是竹竿撑起的那种,可随着爷爷他们搬到省城之后,这里就荒废了,还好之前的框架还在,只在原地架起棚子就好。

两人商定了基本情况之后,赵煜继续说:“工钱按照一亩每人五十块,早晚吃饭管够,长夏叔你看行吗?”

刘镇长大手一挥说:

“五十多了,给三十就好,现在镇上不少进城打工的小子都提前回来准备过年了,有的钱挣已经很不错了,我这就给你叫几个过来!”

有刘镇长帮着,事情就容易多了。当天中午就来了十四个黑壮的大小伙子。

原来听说这边要挖塘扣大棚,不但有工钱而且还管吃饭,这些在家里闲得冒泡的家伙们挣抢着都要过来。前些年的时候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有个什么砌墙挖窖的力气活,邻里之间都会热情的过来帮忙,不图工钱,只要送给大伙管饭就成。现在虽然经济意识上去了,但是一般来帮小忙的也不会收钱,混顿饭就行了。所以有这样既管饭又给钱的好事,呼啦啦来的人不少。

还是刘镇长凭着他镇长的威风,将其他的都打发回家,挑了一些个身子骨最壮实的过来。

因为是入冬的时候,手里的活不忙,所以下午的时候机器就到了,轰隆隆的第三天就把亩许的塘子挖了雏形出来。

接下来就是十几个人热火朝天的按照主人家规划好的池塘里平整起来。因为地下的土还没被冻硬,而且这水塘要求还只有一米深浅,所以干起来也比较容易。

赵煜将池塘位置设定在宅院后面与果林之间的那几亩空地之间,过去这里面曾经也有座池塘,那是在当初赵家老几辈在朝廷做官时建的后花园里,不过赵家老宅被充公时,除了中间这座气派的宅院,其他周围庭院的建筑景致都被砸毁填平了。

为了行走方便,也是为了美观,他将这座池塘设计成为略显狭长的半圆形,选在一处比较低洼的地方,只包围了果林的一边,斜着连接了老宅与果林,不影响正常进出。

他还准备在果林中附带挖一条水渠,与水塘形成循环。每到下雨天,池塘的水就会涨起,大部分雨水流入水渠,在果园绕上一圈,再由另一边流回水塘。

至于平时,就只能靠抽水水泵来维持循环了。

流水不腐,活水比单一的死水更适合鱼类生长,这一点赵煜还是知道的。

挖出来的土就暂时先堆到果园后的山地里,留待以后处理。

空荡不平的池塘底部被铺上了一层细沙石子,池边砌上一圈鹅卵石。这样既不影响鱼类生长,水土肥沃,又能使得池水清澈,塘底稳固,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本还不高,因为有镇长关照,拉来的一车石子才百十块钱,鹅卵石便宜的更是像赠送。

不过因为赵煜以前一直靠家里,手里算上上次临时工作试用期给的工资,也只有不到两千块钱。之前就花了几百,在付给工人工钱和那车石子等费用之后,他手里就直剩下不到四百块了,更不好意思从家里开口要钱。

赵煜自嘲的想到,自己还没修炼有成呢,就已经开始为钱发愁了!

怪不得老一辈人都将说:“穷文富武!”

而那些小说里也说修真炼道的人都讲究四样必须的条件,那就是“法、地、侣、财”,一样不可缺少。

法他算是有了,归元秘笈不但包罗比较全面,而且还是其他修士求之不得的上品。

地有自家老宅,位置上佳,临近山区,离城市还不远,也算是一块不错的风水宝地。

至于侣这个字指的是修炼途上的同道伴侣,而不是情侣,有赵立这小家伙也算是一个!

只有最后一个“财”,是自己目前最缺乏的条件。可自己现在无法工作,到底该怎么赚钱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