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麻辣烫开张(1 / 2)

 第二天早上,朱雨彤不到六点就出门去跑步了,锻炼身体从小开始。早上的空气也好。朱雨彤家是坐落在一个四周都是山的小镇上,夏天的小镇上到处可见外出锻炼的人。朱雨彤从家里出来一路朝着早市的方向跑去。镇上的早市在河边的大桥附近,这样一个来回怎么也要一个多小时了。

到了早市,看看早市都有卖什么菜的,品种多吗。自己要是麻辣烫开始卖的话就需要不少,简单了看了一下,基本上后世能吃的青菜现在都有的卖,也就是像是鱼丸一类的现在还没见着有卖的。只能再想想办法,不行的话就自己家做或者找能做的地方。

跑完步感觉全身都很舒服,第一天刚开始跑,朱雨彤没敢跑太快了,累了就走着休息会,这样走走跑跑也坚持了下来。

到了家刚刚七点多,朱母已经起来了,就剩下妹妹一人了。

朱雨彤见还早就出去了背会英语单词。早上的时间背单词最好了,这个时间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朱雨彤本着不浪费时间的精神在吃饭之前再多背几个单词。

妹妹还小也不用和朱雨彤一样早起锻炼身体和学习,朱雨彤想等妹妹再过两岁再开始锻炼就好了,现在就先让妹妹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朱志杰下班到家了,告诉王晓芳煤炉和铁锅已经找好人做了,不过要等差不多一个星期才能做好,和朱雨彤之前估计的差不多。

这个星期朱家一家人都再在兴奋的等待当中。朱志杰和王晓芳找了个时间又去卖竹签的地方,看看能不能问到做的地方。不过卖小百货的商店也是从市里统一配货的。那个时候买东西还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票,像是买布需要布票,卖肉需要肉票一样,不过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了,不像以前那么严谨了,没过两年这些票也就取消了。

本来以为最容易的事情没想到倒是最麻烦的。这样朱志杰回市里上班的时候又去找卖竹针的地方,这回到是找到了,而且不用票就能买,还可以都做成朱志杰要求的那种,便宜也没有多少钱,朱志杰就先买了一千只竹签回来。

朱志杰从市里买回竹签,这让王晓芳心里放下一大块心来。朱父还带回一个好消息,说是下个夜班回来就能把这两样给带回来了。

下午的时候王晓芳的姐夫也让人把桌椅板凳送过来了。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王晓芳这几天都在买东西,把能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朱雨彤却像是没事人似的。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每天不是看书学习就是带带妹妹,顺便再教妹妹些简单的字和一些拼音字母,毕竟这个怎么也要先学了,完事才能学英语单词。

还好妹妹还是很聪明的,教的一些都能记住,事后也不会忘。看来妹妹还从小挺聪明的,就是不用在学习上,要是用心学习的话最后也不至于连个高中都没考上,上了个中专学医,最后还没有医师证,都不被承认,只能在小诊所当护士,连医院都去不了。

在王晓芳千呼万盼之下,朱志杰终于在下一个夜班把煤炉和铁锅都拿回家了。还是找人帮忙把东西拉到家的。东西一到家,王晓芳和妹妹小姗都是左看右看,以前还真没见过这样的煤炉和锅。

朱雨彤看了下做的还不错,和后世的卖麻辣烫的那种炉子基本上是一样的。

炉子拿回来了还需要一个架子,把煤炉放在中间,这个朱志杰自己就能做了。在朱雨彤的要求下,架子也在煤炉拿回来的第三天作好了。

中间放煤炉,四周都是木饭的架子。这回卖麻辣烫的工具算是全了。朱妈也都准备好了。青菜和各种各样的菜样都买回来了。幸好现在的买东西用票不是太必须了,要不然这么多菜样可买不全。

终于要到卖麻辣烫的时候了,麻辣烫的高汤还是朱母一早从早市买的大骨头,从早上买回来就开始炖上了,炖了将近一天。妹妹闻到了香味都忍不住喝了好几碗了。说是今天妈妈炖的汤真好喝。

朱父今天也特意和别人换了一个班,第一天也不知道情况会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挺不安的。

全家人是从一早上就开始忙一直到下午,连吃中午饭的时间都没有,还是忙完了朱母下了些面条给大家吃。不过在麻辣烫汤锅下过的面条是格外的好吃。

妹妹和朱雨彤两个人就帮忙把菜样用竹签串好,朱父和朱母两个人洗菜切菜,忙里忙外的。

下午三点多时候都准备好了,朱雨彤想起来,吃麻辣烫一般都需要大量的水,自己家可以卖点茶水和汽水,朱雨彤又让朱父先去商店搬了几箱汽水,朱母在家烧了一大锅的开水,多泡些茶水,茶叶还是王晓芳姐夫给的,王晓芳姐夫家里茶叶特多,都是别人送的,也喝不过来,给了朱家不少,正好这次派上了用途。

朱雨彤已经想好了茶水也不贵,一毛钱随便喝。估计卖茶水也能赚不少呢!

下午刚过四点,朱家就在自家的门口开始摆上摊了。其实这个时候还有点早,怎么也要五点以后才能有人呢。不过王晓芳早已经心急的不行了,心里面一直没底,不知道能不能被多数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