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兄弟,这叫缘分(1 / 2)

 竟然是黄胖子,这里离“光影年华”隔着十几公里远呢,怎么还会遇上这话痨!

“啊,兄弟啊,这就是缘分啊,你来办证的吗,哥给你打个八折,绝对的优惠,第一次看见你,我就知道咱俩肯定会见面的,你瞧,是不是!诶,你要办个什么样的证件啊?大文凭?出国护照?各种职业证书?”张若抹了把脸,这胖子的口水不知道有没有病毒!

“黄胖,咱们进去说呗?”张若瞄瞄身后人来人往的街道,这黄胖子还真会找地方,竟然开在了闹市区!

“对对,进来说啊,咱们这儿包你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啊!”本来就是假证,还货真价实,这成语用的。()

“喏,我要弄这几份证件,包括出国护照在内,你看看,能不能给办,一整套下来,需要多少钱?”张若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袋,里面是她早就拍好的证件照以及打印的各个身份的资料。

“你这是二道贩子啊?五个人的身份,诶?怎么还有你自己的啊!”张若捂了把脸,胖子哥,您能不咋呼吗?

“咱们这儿从一百到一万的身份证明都有,就看你要什么样的了,这个护照嘛,也容易,赚个跑腿费,一个三百,不过没签证啊,你要签证的话,价钱另算。”胖子套近乎归套近乎,这做生意可不含糊。

“我要能查到档案的证明,你能办吗?”

“那当然,我这儿的项目,只要是两千块以上的证件,那都是真的,能够查到的!不过就是省市不一样,这身份证所在地的档次有差异罢了,两千的就是偏远的山区了,三千的加个初中毕业的履历,五千的是三级城市,加高中毕业的履历,八千的,那就是二线城市,加份大本科的文凭,一万的,就是一线城市的偏远区县的了,咋样,你看看这表单?”黄胖子气都不带喘一下的就讲了一堆,顺手还递过来一张跟餐牌似的价目表。

最后张若将五个身份证明都办了八千的那种,黄胖子给打了个八折,三万二,不过,张若又给几个身份护照签证什么的,最后五万块钱就刚好打住。

叫了一半的订金。说好了两天后取证件,张若就不顾黄胖子要请他吃饭地话语。径自走了。

找了个地方换回自己本来地模样,张若就有些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着,来上海主要地几件事都做完了,接下来地几天。她怎么过呀,回宓丹青那儿雕刻?算了,就她地这点水平。

甩了甩头,正好看见一家小笼包地铺子,张若想到了一个好去处。城隍庙啊!

打个车就向城隍庙那边奔去。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等于没到过大上海。可见老城隍庙在上海的地位和影响。

上海城隍庙真正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地历史。由于上海城隍庙内供奉地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区地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城隍庙道观地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上海地区百姓的热心支持。

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在“特殊时期”时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他用。直到1994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城隍庙才得到恢复,重新成为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

城隍庙还是上海最大的古玩市场,被上海人整合的呈现辗转绵延的群落态势,在布局的时候似乎还考虑到了一个旅游的综合效应,连带着将古玩收藏也做成了一道民俗旅游的大餐。

不过张若这个吃货看中的显然不是城隍庙的历史文化,也不是要去参拜什么的,古玩旧物什么的那也只是顺带的,最主要的是她看中了城隍庙的小吃!

上海城隍庙的小吃名气可一点都不下于其他项目啊,有很多人去城隍庙甚至跟张若似的是奔着那美食去的!可见在和平年代,吃货还是很多的。

城隍庙的小吃可谓是非常丰盛,不胜枚举,进去以后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最大的诱惑肯定就是南翔小笼包啦,因为它的名气最大嘛。

不过现在说起南翔小笼包,很多人总是以为城隍庙这边是正宗的,事实上,南翔小笼包是上海郊县南翔镇的美食啊,据说是嘉定区南翔镇的古猗园卖的才是正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