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悟性妙解龙渊七星(1 / 2)

天华玄缘 奇缘佛海 0 字 2021-07-02

 小童将茶杯在玉玲珑和小玉帝面前一一放好,随手拿起茶壶,用了一式凤凰三点头的倒茶方式,给玉玲珑和小玉帝斟满了茶,随后将茶壶放进茶盘里,请二位慢用。()

“谢谢你了,你有事就忙去吧,我们喝完了自己倒茶。”玉玲珑对小童笑着。

小童不肯走,便说:“仙翁要我在这里等候,还可以听听你们的禅语天机,可以吗?”

玉玲珑和小玉帝面对面笑了,母子间普通的谈话被称作禅语天机,还是第一次,但是这个小童确实可爱,就是留在这里听听,也是没有什么的,何况玉玲珑天生就是喜欢小孩子的。

“好吧,你就在这里吧,但是也不要站着呀,这里还有凳子,你坐着吧。”小玉帝招呼着小童。

小童走到旁边的一个凳子坐了下来,谁也不知道,这一次这个小童意外的聆听,成就了这个小童的修行之路,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予了玉玲珑莫大的帮助。

“妈妈,我就说说我听来的有关悟性的层次的说法吧。”小玉帝端起茶杯小小的抿了一口。“好茶呀!”侧脸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小童。

悟是各家各派十分推崇的。我们一般把成佛和成仙的人都称为“大觉大悟者”。但是在具体修炼中,悟的具体形式和境界是不同的,根据自己的体验,传统中,悟一般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理论悟、功境悟和本性悟。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是理论悟,这是最常见也是大多数修行者都能做到的。通过理论学习或老师的开始,内心恍然明白某些道理,这就是理论悟。理论悟只是低级层次的悟,它使我们知道了今后修行的目标和境界。

“悟后起修”这个悟就是理论悟。理论悟了以后,就可以进入直接的修行阶段。综观佛道各个论坛上大家发表的体会文章,绝大多数人的体悟都是理论悟。有些人在神通状态下明白的东西也属于这个层次。理论悟严格地说只是明白。

第二个是功境悟。一个修行者依据正法修炼一段时间,就可以进入功境中去,在人体内展现内景和外景。不断精进,则功境不断深入,带来功力的不断上升,这就是功境悟。

系统秘法的功境是系统而连续的,可以使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迈进。而一些小法小术则只有浅显的功境。能否快速进入功境跟人的先天根基及悟性有关,根基差的,悟性低的,即使修炼上法,也很不容易进入功境,或者达到某个境界后,进不了下一个功境。

进入功境,当然就能真实地体悟到具体修炼的先天本质,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体悟。当今修行者中,能进入初级功境的不在少数,但是能进入传统修行较深一点的功境的人却不会很多,所以不知道再怎样修下去,以为传统修炼不过如此。

很多人的“高境界”实际上都没有跳出传统秘传**的初级境界。功境悟属于渐修式的开悟,他使你有了一定的功力,同时智慧随着功力相应地增长。

第三个是本性悟,这是上根人专有的一种开悟。以六祖慧能大师的“顿悟成佛”为具有这种根基的人,修行一段时间后,慧性开启,就可以直接进入“直悟本性”的境界,智慧快速地展发。所以渐修渐悟是后天返先天;顿悟是直返先天。

直接证悟到先天智慧以后,看待问题全面客观,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透过各种有形的现象来悟透其无形的本质,不住于名相法相,直接证于实相。

而我们一般修行者,要么执着于名相、法相和圣相,要么执着于非法相(即不得真法,却认为不用任何方法照样可以修成)。此等境界,才是真正明悟先天之真义,无为之本来。仙佛就是证悟本性达到高层次的人,当我们的本性证悟到相应的层次后,我们就是仙佛。

三种境界开悟当中,第一种理论悟是任何一个一心想修炼的人都可以体会到的。第二种开悟境界虽然也有不少人可有初步体悟,但是能不断深入、步步有验、层层有景的人却也是很少,这受明师、功法和根基的条件限制。

而第三种直悟本性的境界则是上根人独有的境界,是修完基础后自然而然进入的,没有任何认为的追求。说白了,就是中下根人怎么想进也进不去,而上根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动就进去了。

小玉帝就这样,妙语连珠地把所谓的悟从头到尾的讲述了一边,玉玲珑开始听着还不停的点点头,到后来,听的有些入迷了,头也不点了,坐在一旁的小童边听边似有所思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