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爱才之心(1 / 2)

 (今天第一更)

齐国本是大梁旧地,许虔提这事,也扎了梁帝的眼。()当年大梁在北周的步步紧逼下迁都金陵,徐州刺史袁绍和豫州牧袁术不约而同的拥兵自立,袁绍称齐王,袁术称郑王,气得梁哀帝一怒之下将他们的叔父太尉袁隗下狱。

袁绍还上疏自辩,说什么身在北疆,时刻与北周对抗,将士们只知有齐不知有梁,为了提高士气,也为了名正言顺抗击鞑虏,只好违心地称王。在上疏中袁绍言辞谦恭恳切,甚至有些卑微,他最后请求朝廷给他正名。哀帝起先将这份奏折摔在地上,但是他看了袁术的表后,就不这样恼怒袁绍了。

袁术野心很大,他自称部将孙坚得了前秦传国玉玺和氏璧,竟然在寿春称帝了!还大喇喇地给大梁发国书,要求大梁承认,并约为抗周同盟。

哀帝虽然打仗不行,但是胆气和脾气都不小,他一怒之下,昭告天下,袁氏一家为反贼,把袁隗弃市了。杀了之后又有点后悔,毕竟刚来江南根基不稳,树敌太多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又发一道诏书,许了袁绍齐王的名号,引以为援。

树大招风,狂妄自大的袁术很快被北周灭了,孙坚被他拉作了炮灰,孙策兄弟怀着对北周和袁氏的万分怨恨投梁。而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也不知所终。袁术虽然是袁绍的弟弟,但兄弟二人向来不和。

而袁绍自封齐王后,既没明确脱离大梁,也没恪守臣子之道,两者之间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拖着,对于现状,双方一直都保持着默契。其实齐国一直是梁帝心中肉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

梁帝对于周异的表现一点也不吃惊,淡淡地道:“周爱卿请讲。”听不出喜怒。

周异说道:“禀陛下,臣听闻当日王勃的确与袁熙等人发生争斗,但事因经过皆与许大人所言有出入。那日太子舍人黄菁和齐国公子袁熙在眠月楼前因一女子而生争斗,双方都坚称是对方见色起意强抢民女,自己是路见不平仗义执言而遭对方忌恨追打。”

“后来南平侯子王勃与友人路过加入战局,从场面上看,他似乎和双方都不熟,也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一顿乱拳将在场的人都放倒。事实上,那女子的确是国色天香,王勃更是为其当场赋诗一首。”

许虔听得头句,心头一紧;待听得后句,似乎点明了事件性质仍是争风吃醋,只不过是三方混战的烂帐而已,他又心喜。

王峙却是心下一凛,抬眼正对上周异平静的目光,他心中却是波澜起伏:老周啊老周,你这是帮我还是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