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1 / 2)

 闲暇时候,张潇问老神仙:“您为什么不出山看看这个世界呢?”老神仙摇头道:“外面的人都是坏人,我可对付不了。()”张潇忍住笑道:“那我也是坏人了。”老神仙笑道:“不小心漏进来的一个两个我还能应付得过来,到外面可难说了。若是天下人一齐暗算你、迫害你,你能不能撑得住?”张潇猜想老神仙年轻时候大概是遭受了什么冤屈苦难,方出此言,也不再追问下去,顺口问道:“以前漏进来的还有什么人?”

老神仙想了想,道:“我只记得几个。杨俊达,你晓得么?”张潇吃了一惊,杨俊达!这是本朝开国第一功臣,上应东方青龙宫将星,三十余岁始追随太祖皇帝,十年内助其扫平天下,大小百余战从无败绩,有“天下第一儒将”之称。那是因为这位杨大帅先天不足,体弱多病,虽然用兵如神,自己却是手无缚鸡之力。杨俊达功勋累累,享寿却不长久,四十多岁便崩陨了。据说他去世的那一天,恰好距离他初见太祖皇帝整整十年——这也被后世当做是君臣相得的一个经典范例。

老神仙看张潇惊讶的神色,便知道了几分,道:“小杨那时眼见活不成了,家人不忍看他离世,便将他送入深山中任其自生自灭,恰好被我见到。他先天积弱,不能习武,我便只是和他论论道、谈谈玄罢了。你听说过蔡伯歧吗?”张潇心道:“你只是论论道、谈谈玄,便谈出了一个天下第一儒将!”叹服不已,摇摇头道:“小子孤陋寡闻,并未识得此人。”老神仙惊讶道:“他没有闯出名头?那可真奇了,我可是把烧烙之法完完整整地传授给他了!”张潇初听“烧烙之法”,还以为是厨艺,接着脑中猛地一省,想起一个人来,小心翼翼地问道:“这烧烙之法,可是把烧红的小石子敷在身上……”老神仙点头道:“对对对!你看,我就说伯歧一定能出人头地嘛!”

蔡伯歧张潇没听说过,可是要说起蔡江伟,那保准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太宗年间首屈一指的大国手,号称有起死回生之力,行医的全部工具只是一袋小石子和一只火盆。小石子烧红之后,在人身上一烙,当真是百病顿消。各种的奥秘全在烧烙的部位上——什么样的体质对应什么样的**道,石子要烧几分热,是用文火还是用猛火,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这蔡江伟借着行医的机会游历天下,到处不收分文,只求一餐一寝,真是万民称羡。只可惜医不自医,这位蔡神医在南方山林中染了瘴疠,也是早早过世了。

张潇难以置信地看着老神仙,他微言*教出来的人都是成了天下之大才,那么这位前辈又是何等的高人?老神仙目光锐利,道:“你可不要以为我是什么世外高人,他们有今天的声名,还是跟自己的努力有关。从我这里出去,籍籍无名的人更多。”张潇点头称是,老神仙又道:“我还记得一个名叫郑远山的,这人是京北郑家枪的传人。”张潇“啊”了一声,道:“这人我认得他。”

老神仙笑道:“那么说来咱俩也算有缘。郑远山那时才二十多岁,被人使了绊子,心中气愤不过,又决意不使其他兵刃。我便把剑招偷偷地变化到枪招里,让他出人头地了一回。”张潇想起郑远山枪法精奇,可和自己初见之后不过两个时辰便身死他乡,自己甚至还来不及对他之前做一了解,不由一阵黯然。心中一动,忽然想起一事,颤抖着声音问道:“老神仙,您可认得一位名叫张玉霆的?他也是使剑。”老神仙不假思索,摇头道:“不认得,不过我听说过这个名字。郑远山受了冤屈,是被他救出来的。”

张潇大失所望。他想起在沧州时,听师公延说过张玉霆每隔几年便要到北京看访一位高人前辈,适才他还以为是眼前的老神仙,不想却猜错了。老神仙道:“这几十年来,使剑的人除了你,还有一个叫做司熠辰的。”

张潇大叫一声,跳了起来,结结巴巴道:“什……什么?司熠辰?”老神仙道:“是啊,你认得他?他爹爹是北京鹰爪派的掌门,他却不愿学那粗浅的鹰爪功夫,赌气之下离家出走,跑到深山里来。他爹爹来寻过几次,见是我照管着,也没多说废话,只是一月来看望一次。”张潇道:“那时他多大?”老神仙道:“十多岁的样子。他的资质其实一般,只是学的专心刻苦,进境倒也不慢。后来他做了官,只许用刀不许用剑,我便从剑法中变化了一路刀法出来……你这么瞧着我做什么?”

张潇长长叹了口气,道:“这位司大哥,我是和他认识的,他的武功,当真是天下一流。”心中这才明白司熠辰为什么到了谷口不敢追来,原来是心中发虚,怕见自己师父;又明白了他的刀法中为什么包含了那么多的剑招,原来是从剑法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