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 / 2)

 至从和那个冬尼首领接触以来,小浪有种非常强烈的危机感;虽然忽悠得法,但最根本的个人实力问题仍需解决;因此,这次回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在国内得到人力上的帮助,科技自己不缺,可是国家发展步伐有些慢,自己提供的科技部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拿出来使用的,前期一些基础国家必须开发才能有效运用,但这点就是个长期问题,不是说有内容就能够拿出产品,好比一颗螺丝钉,看起来不大,也看简单,可是必须要提炼出钢材,还要制造冲压设备,制作模具等等,这里面的学问就大了;所以,这些科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出成果的。().

因而,自己的后方科技实力必须有效提升,虽然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但现在时间不等人,既然已经和国家有了合作,那么再进一步,自己也可以轻松一点。

当然,小浪也明白,一旦自己的内容被学去了,自己也就基本废了,这个道理谁都懂,所以自身的实力也很重要。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不找些人来帮助自己,刚凭迪兰丝和自己打拼肯定是不行的,一旦真正遭遇危机的时候怎么办?不可能拿自己的小命去填吧?

这看起来是有些自私的想法,可是,哪个上位者不是这样的?没有谁能够免俗,切自己还任重而道远,想要尽快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有些牺牲那也是应该的。

牺牲别人是不对的,可是自己没有统筹计划的本事,自己在冲锋的时候,当然希望后方是安全的,国家虽然科技还没有上去,但通过自己大量地提供科蓝星系和圣光星系的淘汰设备和基础物资还是能够相对提升整体实力。

再加上国家多年的人才储备和成熟的管理制度一定能帮助自己很多。

实际上,小浪的心思完全是因为强大的诺比凡星系的出现引起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才是自己最担心的事。

那就是冬尼对自己的邀请。

看似简单的友好互动,其实小浪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不过是个纸糊的老虎,任何遗漏都会让自己“杯具”;因而,自己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

刘安奇虽然是国安副局,但作为最先认识小浪的人成为了小浪专门的接洽者。

至从国家和小浪的首次合作开始以来,首批跟随小浪出发的战士和精英工作者们都没有消息传回,任谁都会着急,何况,小浪也答应换防,只不过谈定的时间并没有到来,而小浪这段时间一直专心在矿星进行探索,所有的心思全部都用在了那里,几乎忽略了远在圣光星系的中立星的部队。

这次因为小浪的危机意识才专门跑了一趟中立星,一来是把其中一半的人拉了回来,再次是因为需要购买一些圣光星系的淘汰设备和实用技术,这些都是现成的东西,小浪的一番忽悠,使得圣光星系把换代换装下来的设备一股脑都低价搬了回来,当然,数量太大,国内虽然面积很大,但要把整个圣光星系那么多星球淘汰下来的设备都送来,也找不到那么多地方装啊,所以,小浪也有意挑选了一些目前国家紧缺和急需的设备,这些东西都是一安装就能出产品的设备。

不要考虑是否太过先进,小浪和迪兰丝是考虑过的,除了目前生产战舰的设备没有搬回来以外,大多是些材料合成加工、以及圣光星系特有的医疗制剂技术设备,虽然也囊括了一些军事用途的设备,但大多是只具有科研用途,直接生产军品的小浪还是不愿意直接提供。

毕竟国家需要的还不能太快发展,这根本消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