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纳西名宴“三叠水”(2 / 2)

下午两点出发前往第一个景点——茶马遗迹。

Alger和Beryl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长满青苔的石阶,在徐一心甜甜脆脆的娇软声音之下,脑海中慢慢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细雨朦胧之下,一群马帮汉子牵着驮满货物的马匹走过这些青石板铺就的小路,马蹄踏在石板上发出有规律的踢踏声......

有言道:景点好不好看,就看导游的故事讲得好不好听。虽然这句话有玩笑的成分,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也不能完全没有风景,不然故事讲得再好听也打动不了人心。

走了茶马足迹后,徐一心就带着一家三口来到玉峰雪山边上的小古城里。

这里的溪水、小桥、古廊,石街、旧宅……每天都在默默地向游人诉说着它的沧桑和演绎着纳西人千年的耀世文明。

所有一切都流露出它原有的风情,是那么的纯朴自然。

这亘古风貌缝合了传统与现代,在自然和人文之间连接着过去,把看到它的人都带入到历史当中。

沉浸在千年古城里的客人发现时间过得特别快,一晃就到了夕阳西下,晚霞漫天时分。

徐一心带着金发碧眼的高颜值一家三口到本地最好吃的菜馆吃当地特色的腊排骨火锅。

这道菜是纳西名宴“三叠水”的第三叠——“热烈叠”中的一道主菜。它形成于明末,兴于清朝,在清代中叶至民国年间成熟并成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叠水”的第一叠是甜点类,如米糕、蜜饯、果脯、时蔬果类等食品;第二叠是凉菜类,如吹肝、凉粉、火腿、豆腐干等;第三叠是蒸煮类,以鸡鸭鱼肉为主。

据说当时的达官显贵、富豪乡绅在节庆和大喜之日,均请著名厨师主厨。这是纳西人的最高礼仪。

“三叠水”就等同于纳西人的满汉全席,是历代木氏土司款待贵宾的最高规格宴席。

相传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游历到此,纳西土司就曾用“三叠水”来款待他。

因其要使用大小不同的三套餐具,烹制六十六道菜,按照所上菜肴的口味分为三次上席,故名“三叠水”。

徐一心为客人点的这道菜以火锅为中心,腊排骨是主料,其次是具有纳西特色的热菜。

因理江本地独特的气候和天然绿色的环境,赋予其制作优质腊排骨的条件。

腌制腊排骨要精选当地特有的走地猪的排骨,加上适量的盐、辣椒、香料等腌制一天后取出挂在阴凉透风的地方风干,十多天后即成腊排骨。

吃的时候能闻到浓浓的腊香味,就算久炖也依然香脆。

这第三叠也是最吸引人的,就连千古奇人徐霞客也曾慕名而来。

虽然现在吃标准的纳西族传统三叠水全席已经很少了,可第三叠主菜“腊排骨火?”已遍地开花。

先不管各家的口味是否正宗,名声却是实实在在传遍大江南北的。

点完菜后,徐一心给客人细细讲述这道菜的由来和故事,以及制作过程、烹饪之法。

除了三岁的小豆丁Beacher懵懂不知事,在座的两位大人都被徐一心说得口水分泌飞快,对这道名宴非常期待。

一个多小时后,一家三口红光满面地对徐一心大赞着这顿晚餐,表情如出一辙的愉悦。

说实话,这顿晚饭确实很美味,不过徐一心却直觉木修远家的和叔做的会比这餐馆做得更美味。

即便她也只吃过木家的一顿早餐,但也能从中品出和叔的厨艺水平。

这也归功于她有一个大厨爸爸,把她们姐妹泡在各式美食中养大,并且都学了一身的高超厨艺。

从餐馆出来后,徐一心带着一家三口去看以民族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演出。

看完演出,送客人回酒店休息,并告知酒店的早餐时间,再约好明天早上过来接他们的时间就开车回了木家。

木家祖孙三人皆在客厅,见这道高挑的身影进门,几乎同时开口:“我们心心回来了。”

“我回来了,爷爷奶奶。”

“累不累?快坐下。”

徐一心坐在木奶奶身边,接过木修远递过来的茶水,道:“奶奶,我不累,都习惯了。”

“你这孩子又能吃苦又勤快,一周七天都在工作。”木奶奶可心疼未来的孙媳妇了!

“还好了。”

“嗯,该休息还得休息,不然身体承受不住。”

“我知道的,奶奶。也不是每个周末都有兼职的。”

因为只有两天时间,不太好接单,所以她接一日游更多一些,两天各接一个一日游,感觉累的时候就休息。偶尔才像今天这样接个两天的。

“嗯。年轻时吃点苦也没什么,但要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不然长久以往,再好的身体也会出毛病。”

“我记住了,谢谢奶奶。”徐一心就如在自家爷爷奶奶跟前,一脸的乖巧可爱。

木奶奶忍不住摸摸她的长发。

这时,木修远端着一碗酸奶拌水果过来给徐一心。

“谢谢木修远。”大大的杏眼亮晶晶的,灼得木修远心头一阵火热。

木奶奶笑问:“心心喜欢这样吃水果?”

“嗯。主要是我喜欢酸奶的味道。”

“好。那你先吃。”

“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