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弓山,坐落于徽江省奕州市以东四百公里左右,其道教真学传承数千载,是禾国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这里有泰山的雄绝、黄山的秀丽。自身孕育出浓厚的道教文化,自古便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既是道教圣地,方圆八佰里,道观自然遍满山。在天弓山主峰天柱峰以西十来公里有一座险峻奇绝的山峰,名为拄笏峰。峰顶有一尊天然真武神像,高约八十米,犹如从天而降的神祗俯视人间,镇压世间一切邪佞。
但就是这样的一座道教名山,山腰处却盘坐着一间坐北朝南的小庙,矗立了百来年。小庙无名无姓,有点简陋,还有一条不曾修筑的羊肠小道蜿蜒曲折通往山脚。庙前有一个小院,小院用干枯树枝搭建的栅栏围住,里面有一块土地种了些小菜,小院与小庙首尾相连,每天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小庙布局相当简单,一共有三间屋子,正中央中殿设有一座释迦摩尼成道雕像,释迦摩尼像两侧则是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像,只是不知怎么,那尊释迦摩尼像的佛头感觉有点怪怪的。左边是一间居室,右边是一间法堂。小庙占地面积不过百来平米,背后则是一大片深山老林,再往后就是断崖,断崖之下,便是年月不知几何的茂密原始森林了!
说这里人迹罕至毫不为过,只是难以想象为何会有寺庙在这道教圣地相濡相融,甚至有佛陀塑像得以存留。
庙里有一名小和尚,法名照玄,法号...玄照,也不知道这小和尚的师父给他取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玄照此刻正在收拾行李,按照他和他师傅生前的约定,他将在年满十八周岁之后下山。
玄照是他的师父古贤在他三岁的时候从孤儿院领养的,从小就一直跟师父在一起生活,五岁开始随古贤诵经念佛,修心养性,学习佛法。
玄照天资聪颖,慧根极好,三岁上山,心思也未被凡尘所扰,古贤对这个亦子亦徒的小孩甚是喜爱,这些年倾其所有将自己的一身本事都交给了他。
古贤不知其来历,遇到玄照的时候年纪已经足足百岁有余。常年游历四方,晚年得遇玄照,他认为这是上天注定,那时便有了落脚的想法。恰巧这里人杰地灵,他就寻思着是不是可以在这里找个地方搭座小庙,也不求什么弘扬佛法,只要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将玄照养大成人,他便心满意足。
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此地他初来乍到,出于礼数,有一日带着玄照拜山论道,偶然间发现了久无人居的小庙,更觉得这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了。幸得天弓山掌教乃是一位真正得道之人,通情达理,也就同意了师徒二人住下来,这一住就是十五年。
玄照不谙世事,古贤年事已高,也无法照应他上学读书,所以就让他留在山上跟自己学本事。不过感应到自己行将就木,玄照还年轻,古贤实在不忍心他百年之后留下玄照一个人孤苦伶仃,于是和他约定不管自己届时如何,玄照年满十八周岁之后就得下山,他应该融入这个社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转眼间,古贤逝世已经九年了,也就是说,在玄照九岁的时候,古贤就已经圆寂了。这些年,偶尔也会有一两个道人来探望他,不过他从小性子淡泊,对于自己一个人生活好像也没什么不习惯的。那一份与世无争在旁人看来更像是成熟稳重,哪里像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
要说收拾行囊,也实在没什么东西可收拾,弯着腰捣鼓了半天,一个旅行背包也就刚刚鼓起来一半,里面除了两身换洗衣裳和古贤留给他的一点遗物,也没剩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