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贺云的面子不管用?(1 / 2)

 八万余字的小说,很快就看完了。

只不过,当贺云抬起头看向窗外时,却是发现此刻天都快完全黑了。

他再一看手表,嗬……!竟然都六点半了。

“看来只能去外面餐馆吃了。”

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将稿纸整理了一下后,便离开了宿舍。

吃完了晚饭后,他再次回到宿舍内,继续写着小说《人生旅途》。

第二天,一大早,食堂内。

贺云正坐在那,吃着早餐。

突然,他感觉眼前一黑,李艳这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贺老师,我的稿子怎么样啦?”

贺云见李艳如此着急,便笑着对她说道:“这么着急呀?行,那你就跟我过来!我回宿舍拿上稿子,就跟你具体说一说。”

说完这话,贺云就把手中的半个包子一口吞下,而后拿上用报纸包裹的两根油条,起身朝着食堂外走去。

领着李艳来到宿舍后,贺云从抽屉里拿上稿子,转过身对站在门口的李艳道:“咱们去找个僻静的教室,我好好跟你说说。”

“好的,贺老师!”李艳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

一刻钟后,二人随便找了间僻静教室坐了下来。

贺云则将稿子递给了她:“稿子,我昨天就已经看完了,一些修改的意见,我也在稿纸上用铅笔标了上去,不过,我这还有几点意见想和你当面说一下,你仔细听着。”

“这第一条意见就是小说当中,关于配角赵娟丽容这个角色,你似乎想把她塑造成一位敢做敢当,敢爱敢恨的角色,可从小说整体布局来看,你似乎又没有把这个角色放开来描写,所以这个角色看上去就有些别扭,我建议你还是把这里,还有这里修改一下,具体你可以这么改……”

贺云一边翻动着稿纸,一边和李艳详细说着自己的一些想法。

“好的,贺老师,你这一改,确实好多了,其实连我自己也觉得挺别扭的。”李艳冲着贺云微微一笑,点头道。

“嗯……那我再说一下第二个重点建议修改的地方,在你小说的后半段,部分关于雁城战役与潭城战役的,这些桥段,我估计你应该是参照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可有些地方还是有不少硬伤的,既然这样,我建议你去看一看《二战转折点》这本书。”

“还有这里与这里,可以多深入描写一些,你要突出主角的英勇无畏与保卫国家的决心,必要的牺牲是再所难免的,这也能使得小说当中的某些情节更为真实一些,毕竟在那个战争年代,哪有不死人的道理。”

…………

贺云连跟李艳说了好几条意见后,见她都点头应下,便继续说道:“最后就是这小说的名字呢?我给你也想了一个,至于你要不要用,你可以自己做决定。”

说到这,贺云就将稿纸最前面那一页翻到了最前面。

“《战潭城》?这个小说名字……”

此时此刻,李艳挺犹豫的。

要知道现有的这个小说名《烟锁清秋》是她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

可当她看到贺云给的这个小说名后,她觉得贺云提供的这个小说名,文艺气息虽然完全没有了,但却多了几分肃穆与敬意。

而小说原本的立意,也正应和了这一点,确实也挺适合的。

可她还是有些犹豫,这毕竟是自己千辛万苦才写出来的,她并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

“咳咳……这事你可不用着急,老师只是给你提供意见,决定权还是在你手中。”贺云见李艳依旧很犹豫,便笑着对她说道。

听到贺云这话,李艳微微点了点头:“贺老师,我明白,你放心,我回去后,会好好考虑清楚的。”

“好,那今天就到这,你可以拿着这份稿子先回去了。”贺云道。

小说名字改不改,正如贺云所言,决定权并不在他手上,而是在李艳自己手上。

改不改是她自己的事情,贺云可能觉得《战潭城》这个小说名更好一些,但李艳却很有可能会更喜欢她自己想的那个。

但不管怎样,他都只是建议,并没有强迫她。

作为她的指导老师,他只会言尽于此。

而且,以前,他也是这么建议她的,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从未强迫过她一定要这样做。

…………

几天后,李艳对自己的小说还是进一步做了修改。

许多地方,她都按照贺云的建议给修改了。

可唯独在小说名字上,她并未放弃,而是继续沿用了原本的小说名。

对此,贺云这位指导老师并没有说什么。

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没必要去干涉她。

倒是在投稿的平台选择上,她采用了贺云的提议,选择了湘省的杂志社――《芙蓉》杂志。

之所以选择这家杂志社,原因有三,一是《芙蓉》杂志毕竟是湘籍杂志,二则是因为小说题材虽然是言情题材,但其中涉及的许多战争情节都和省城这座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相对而言,在审核上,应该会适当放宽一些。

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贺云个人的关系。

《芙蓉》杂志的主编,贺云是认识的,如果贺云和他打个招呼,说这小说是自己的学生写的,想必在审核的速度上应该会加快许多。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想的那般,因为贺云的缘故,《芙蓉》杂志社的主编亲自审核了李艳的这部小说,而且前后只用了一天时间。

用他的原话来说,这部小说立意很高、虽描写的是儿女情长,但也不失家国情怀,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完全可以予以通过。

而且,他还承诺,若是李艳有想法出版的话,他可以帮忙联系相关的出版社。

比如说湘省人民出版社,这是一家老牌的湘省综合性出版社,自改革开放以来,到如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书籍,都可以出版。

李艳的这部小说属于文艺类型,自然也是可以出版的。

毕竟金庸先生的小说就有不少是由这家出版社出版的。

李艳对此自然是非常乐意的,可是待到元旦节后,贺云却收到了《芙蓉》杂志主编寄来的一封信。

信上说,需要李艳亲自过去和出版社谈出版的事情。

想来是这其中出现了某些问题。

“贺老师,怎么办?要不……还是算了,不出版就不出版!这部小说能够发表,我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