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1 / 2)

 卡卡老师和我来了一场1元钱咨询费的谈话。

“你觉得这次比赛没有进前三,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你觉得班级排三四名的人肯定是比不上你的对吗?”

“我如果自己和自己比的话,以前给自己打70分,现在80多点,但进决赛我想需要90分,所以这个我还是有自我分析的。”

“而且我感觉我的演讲风格还没形成。按道理国学需要慢学慢讲,我的语速快了。”

“非常好,你通过这次比赛对自我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准确的剖析。”

“你觉得三四名包括获得冠军的那位,他的文化底蕴比你低?”

“你觉得坚持星球的结果含金量比较低不值得你投入太多时间?”

“你觉得坚持星球的小伙伴们普遍的学历也好,认知水平也好,文化底蕴也好都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和期盼?”

“你觉得昨天晚上比赛的目的和标准是什么?”

“你觉得你所讲的东西能让普通的听众接受和喜欢吗?”

“你认为别人的分享过于家长里短,没什么涵养。你分享的内容干货满满。”

“你看过董宇辉的分享吗?”

“他最打动人的分享并不是因为他的文采而是那些家长里短。记忆很深刻的是他分享的小时候偷拿奶奶枕头下的钱那段。”

“其实来直播间的小伙伴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很多人呢,也没什么文化。”

“他之所以愿意留在你的直播间听你讲,并不是仰慕你的文采,听你讲一些他并不懂得高大上的东西。”

“可能他更愿意留下来的,是你所分享的他身边也可能发生过的家长里短。”

“人终归是一个感性的动物。”

“琐碎的事情背后所透露出的情感才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