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封雍候,伐苏护(1 / 2)

 苏寻拿下阳城后,就以阳城为中心向四方扩散,切断了所有交通。</p>

再加上此界地域宽阔,城与城之间相距甚远,所以阳城被义军占领的消息尚未被袁福通叛军得知。</p>

阳城只是一座小城,长久下去根本不足以养六万之军,所以必须要拿下一座真正的大城作为根基才行。</p>

正好红巾军也需要一场大浪淘沙的大仗才能浴火重生,所以苏寻盯上了距阳城一千多里外的永州城。</p>

永州城是永州候的封地,永州候隶天下八百小诸侯之一,这次也跟随袁福通一起造反了,所以永州空虚。</p>

根据红巾军里来自永州那边的难民说,永州城内只有不到两万守军。</p>

这个数字不多不少刚刚好,多了打不过,少了达不成练兵的效果。</p>

转眼间便是一月过去,在苏寻厉兵秣马剑指永州的时候,封神演义的剧情也如同原著一般正在缓缓展开。</p>

纣王早朝登殿,文武百官位列两旁,但见是金銮殿上坐君王,白玉阶前列文武,祥光缭绕,紫气不绝。</p>

纣王子受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奏退朝。”</p>

话音落下,只见右班中一臣子出班,匍匐在地,山呼称臣,道:“臣商容有奏,明日是三月十五,乃是女娲娘娘的寿诞,当请陛下移驾进香。”</p>

“这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子受波澜不惊的的问道。</p>

女娲有补天之功,纣王乃人王,竟不知女娲大神之名,何其怪哉?</p>

商容道:“女娲娘娘乃是上古神女,生而有圣德,昔日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致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以五彩石补青天,故而有功于百姓,天下万民立庙祭之,乃是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进香。”</p>

“如此说来,这女娲的确有泼天之功,准卿奏章。”纣王颔首,言语间很是平静,因为人王于天帝平起平坐。</p>

有平视天下诸神的底气和资格,反倒是天下诸神和真人见之应参拜。</p>

纣王也是最后一任九九人王。</p>

周武王后来自贬于天,人族九九人王才由此变成了九五天子。</p>

下朝后,纣王还宫,旨意传出。</p>

次日一早,便率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前去女娲宫进香。</p>

纣王御驾从朝歌城南门出发,一路所过之处,只见家家焚香,户户结彩,御驾后乃是三千铁骑,八百御林,由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亲自保驾。</p>

人王御驾抵达女娲宫,纣王下辇步行,率文武左右上大殿焚香祭拜。</p>

祭拜完后,纣王在女娲行宫内游走,纵观殿中华丽,忽然一阵狂风袭来,吹起了幔帐,露出女娲圣象。</p>

当真是个容貌端庄,国色天香,瑞彩翩跹,纣王一见顿时神魂飘荡,陡然起了淫心,暗道:朕贵为人王,统领天下万民,富有四海,纵有三宫六院也无一人比得上如此人间绝色。</p>

当即说道:“取笔墨来。”</p>

随后他在女娲宫题诗一首:</p>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p>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p>

诗的大概意思就是女娲很美,纣王很心动,想娶回去伺候自己。</p>

所以说不作死就不会死。</p>

文武百官见状都是大惊。</p>

首相商容上前道:“陛下,女娲乃上古正神,得天下万民拥戴,此诗若是被百姓看见,恐传陛下无德啊。”</p>

他劝说的内容也是怕纣王失了民心,丝毫没想过女娲会不会生气,由此可见这时的人道气运何其昌盛。</p>

纣王对此不以为然,随口敷衍了商容几句便起驾回宫了。</p>

商容见状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陛下这些年怎么越来越肆意妄为了。</p>

开年北海又生乱,前些日子西南又出现大旱,天灾人祸不绝,如此下去,这成汤六百年江山恐将不保啊。</p>

不久之后,女娲刚从火云洞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了青鸾坐于宝殿,一抬头就正好看见纣王写在墙壁上的诗,顿时勃然大怒。</p>

“殷受无道昏君,不休德行,不畏上天,反倒写诗亵我,端是可恶!成汤降国六百年,如今气运已尽,若是不给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p>

随后唤上童子往朝歌一行,来到朝歌上空,突然见两道红光冲天挡住前路,往下一望,发现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遂回行宫。</p>

当然,女娲是何等高傲,被纣王如此淫亵,心中不悦,既然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不能拿他怎么样,那便坏了他这二十八年气运。</p>

随后用招妖幡招来天下群妖,女娲让众妖退去,只留轩辕坟三妖。</p>

这三妖分别是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p>

女娲对三妖道:“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气运将尽,当失天下,而今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你三妖可隐去妖形,藏于深宫,祸乱君心,以助武王伐纣,不可祸害百姓,事成之后,保尔等三妖皆成正果。”</p>

“谨遵娘娘御令。”三妖磕头谢恩,随后各自离去。</p>

话说纣王自从在女娲宫见了女娲娘娘的圣象后,便不能自己,遂宣大夫费仲,准备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p>

后来被大臣劝谏,纣王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但却为后事埋下了种子。</p>

却说这一日下,费仲和尤浑二人下朝回府,得知有北海之人来见。</p>

便宣之入府,来见费仲和尤浑的就是苏寻派来的苏立和苏城二人。</p>

他们各自带了重礼和苏寻的信件分别拜访费仲和尤浑二人。</p>

二人入府后,先献上苏寻在阳城收集的金银珠宝,使二人心神大悦,随后苏城和苏立又递上苏寻的信件。</p>

费仲和尤浑收了礼,对素未谋面的苏寻大有好感,苏寻在信中又舔得两人颇为舒适,让两人更喜欢这个又懂事,说话又好听的小伙子了。</p>

当即分别对苏城和苏立说道:“国难当头,那袁福通深受君恩不思回报反而起兵造反!而尔主苏寻一介庶民却深感皇恩浩荡,奋起反抗以效忠大王,可谓是难得至极,你且等着,我现在就进宫去面见陛下陈述其功。”</p>

费仲尤浑还是有节操的,至少收了钱办事,总比收了钱不办事的好。</p>

当然,也就是闻仲不在朝歌,否则纣王可不敢宠幸这两个幸臣。</p>

两人来到皇宫面圣,把苏寻大吹特吹,差点隔着万里把苏寻吹射,了。</p>

总之一句话,就是那苏寻和两相袁福通对比,显得何其难得啊!</p>

一个封侯享尽荣华却造反。</p>

一个庶民却主动参与平叛。</p>

这种忠心耿耿的子民,陛下难道不该封赏他吗?</p>

更何况也正好可以让苏寻在北海腹地跟闻太师里应外合讨伐袁福通。</p>

纣王听完后感慨不已,古往今来似苏寻这种忠心之士还是第一个。</p>

头一次有百姓主动帮君王平叛。</p>

这不是说明他这个人王当得好,深得民心吗?</p>

当然要赏,而且要重赏!</p>

随后纣王招来百官商议。</p>

文武百官听闻北海竟然还有如此忠心耿耿的庶民,都是惊讶不已,口称这全是陛下的功劳,百姓感其恩,所以才不愿意从贼,而奋起反抗。</p>

唯有亚相比干紧锁眉头:“陛下,臣观这苏寻非是大忠,而是大奸。”</p>

此话落下,众人大惊,纷纷不解比干为何说出这种话。</p>

“此话何意?”纣王问道。</p>

比干冷冷的扫了尤浑和费仲一眼:“尤浑费仲,奸臣也,那苏寻写信件给他们定是送上珠宝无数,何况能煽动数万百姓攻城是视人命如草芥,如此心机,如此手腕,岂非大奸?”</p>

“冤枉啊!”</p>

“陛下!冤枉啊!”</p>

“亚相比干,你这是血口喷人!”</p>

费仲尤浑出班,匍匐在地喊冤。</p>

“若不是陛下天恩浩荡,百姓感其恩,那苏寻一介黎民又岂能煽动得了数万百姓?这完全是陛下治民有方!”</p>

“而苏寻享陛下皇恩,对陛下忠心不二,不愿意从贼,才不计生死带领一群忠心于陛下的百姓反抗叛军,此乃古往今来第一人!此昭昭之心,日月可鉴,到了你嘴里就成大奸了,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百姓为之寒心!”</p>

当奸臣也是要能说会道的,要不然怎么忽悠和怂恿君主呢?</p>

要是苏寻自己听到这番话,估计都要被感动了,原来自己如此忠心!</p>

我自己怎么都没发觉呢?</p>

看来还是自己观察自己得不够仔细啊(*/ω\*)。</p>

“一派胡言……”亚相比干有一颗玲珑心,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他看来苏寻就是个彻头彻尾大奸之辈。</p>

纣王打断了他:“亚相勿要再多言,如此忠肝义胆之士,若是不加以厚赏定失民心,传旨,封其为阳城男,助太师平叛,平叛功成另行封赏。”</p>

殷商的地方官员从小到大就是卫,男,甸,伯,候。</p>

这些都相当于诸侯,可以总理封地一切事物,统一上贡中,央即可。</p>

所以分封制造反很容易,所以后来秦始皇取消分封制,设置郡县,让皇权更进一步集中,也方便施政。</p>

……………</p>

北海。</p>

太师闻仲也早就收到了苏寻的信件,闻仲是个老实人,所以没有怀疑苏寻的用心,也感慨他的忠心。</p>

实在是农民起义这种事从没发生过,所以苏寻这完全是忠君爱国啊!</p>

毕竟他反抗的是袁福通,袁福通本就是叛军,他又不是直接反殷商。</p>

现在直接反殷商就是找死,闻仲分分钟让他大业未成而中道崩阻。</p>

闻仲感慨苏寻的忠心,同时更加下定决心要早日平叛,毕竟连一介庶民都有这种觉悟,他要是不快点平了北海战乱,有何颜面回去面圣?</p>

纣王和闻仲在想什么,苏寻可不知道,他已经起兵向永州而去了。</p>

纣王七年夏,红巾军兵伐永州。</p>

起兵四万,留下两万在阳城,要是打不过的话也还能退回去嘛。</p>

人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p>

苏寻最喜欢走的就是后路。</p>

提一句,这段时间苏寻的修为又解封了,从炼神返虚到炼虚合道。</p>

这个修为已经堪称陆地神仙了。</p>

行军一月,遂至永州城。</p>

永州守将正在饮酒作乐,突然听闻属下来报有大军压境。</p>

“胡言乱语!我永州地处北海腹地,哪来的大军,飞来的不成?”</p>

永州守将斜眼呵斥一声。</p>

这两个月苏寻切断了所有从阳城通往永州的路,先后截杀了三波北海军,所以永州还不知道阳城之事。</p>

“将军息怒,军机大事,属下怎敢戏言啊!兵临城下,将军若是不信,大可移步一观,若有假,请斩属下。”</p>

士兵满脸焦急,信誓旦旦的说道。</p>

守将见状,心中狐疑,带着一众将官登上城头,果然看见下方大旗招展,刀枪如林,马蹄溅起尘土飞扬。</p>

守将顿时大惊:“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军队,怎么突然犯我永州来了!”</p>

“将军不必忧心,观其军阵松垮,脚下虚浮,不过是群乌合之众而已。”</p>

“将军,看其打着苏字旗,莫非是冀州候苏护的军队?”</p>

“不可能!冀州军装束不是如此,这分明是我们北海军的装束,只是在领口系了一条红巾而已。”</p>

进阳城后,有了充足的物资,便统一发放了红巾,同时也不再系在手臂上,而是系在了脖子上。</p>

苏寻秉持伟人的意志,赤色的火焰注定将吞噬三界。</p>

“末将愿出城迎战!”一名副将道。</p>

守将点头:“城中人马不足两万,你带五千人出城试探,顺便打听一下这是何人的军队,是怎么进来的。”</p>

“末将遵命!”</p>

随后副将领兵五千出城迎战:“尔等是何人兵马,胆敢犯我永州!”</p>

“刺啦——”</p>

一道寒光突至,一把飞剑轻而易举割下了副将项上人头,随后又飞回了苏寻手中,红巾军霎时气势大涨。</p>

“诸位将士,随本将冲杀!”</p>

苏寻话音落下,一马当先。</p>

“杀啊!”</p>

“杀!”</p>

红巾军怒吼着,一拥而上。</p>

城墙上的守将都看懵了,还没进行阵前对话就开打,讲不讲规矩?</p>

这年轻人也太不讲武德了吧。</p>

“将军,敌军主将有异术在身,我们又是以寡敌众,恐是不敌,还望速速鸣金收兵,退守城内。”一偏将道。</p>

“哼!何偏将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将曾也学过道术,这飞剑杀人,不过如此,本将能胜之。”</p>

一名留着长须的副将傲然说道,然后向守将请战:“请将军下令,允许末将带兵出战,一波荡平敌军!”</p>

“好!那就全靠牛将军了!”事到如今已经犹豫不得,守将也见识过牛副将的道门仙法,对其能力很有信心。</p>

随后,牛副将一马当先,带领城内剩下一万二千士兵与城门口的五千先锋军汇合,与红巾军展开决战。</p>

之所以敢用不足两万之军,硬刚四万红巾军,那么自信,不是因为永州守将洗头用了飘柔,是因为他们都一眼看出红巾军并非什么精锐。</p>

而且对牛副将的道术有信心,既然如此那就打敌方个以逸待劳,直接一波摆平,免得被其围城困死。</p>

但他们无疑是自信过头了。</p>

苏寻炼虚合道的修为,在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一剑横荡一大片。</p>

苏熊更是如同人形坦克,手持两把特质大锤,一锤能把人砸成肉泥。</p>

苏雷,苏石,苏田三人虽不通武学,但也甚在勇武,加上一身蛮力带领着部下在军阵中四处冲杀。</p>

“术士休得逞凶!拿命来!”</p>

牛副将怒吼一声,手持一把大刀踏空而起,向苏寻飞去。</p>

“找死!”</p>

苏寻同样持剑而起,与之在空中大战三百回合,因为两人修为相当。</p>

“看我法宝!”</p>

牛副将张嘴一吐,一把小剑从口中飞出,带着破空之声刺向苏寻。</p>

众所周知,封神演义里自身修为强弱倒是不怎么重要,法宝最重要。</p>

但要比法宝,苏寻表示封神演义里所有人都是弟弟,谁比他法宝多?</p>

“那你也看我法宝!”</p>

苏寻拿出老君的金刚琢丢出,牛副将的口中飞剑顿时被收了。</p>

“这是何宝物!”</p>

牛副将见状大惊失色,身体急忙后掠而去,与苏寻拉开了距离。</p>

“你这人本事倒是不错,有资格让本将知道你的名字,报上名来。”</p>

苏寻用惺惺相惜的口吻说道。</p>

牛副将闻言,心中得意:“你且听好了,本将乃永州副将牛壁是也!”</p>

“果然够牛逼。”苏寻哈哈一笑,从系统空间拿出了一个紫金葫芦:“好个牛壁,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p>

“有何不敢!”男子汉大丈夫,行的端坐的正,哪有叫名字不敢答应的。</p>

“牛壁!”</p>

“唤本将何……啊啊啊!”</p>

牛壁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再也牛逼不起来了,直接被吸进了葫芦。</p>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p>

牛逼在葫芦里大喊大叫。</p>

“你就好好待在里面吧,不消一时三刻,你就会化成一滩脓水。”</p>

苏寻说了一句,收起葫芦,随后就那么站在天上观战,不再出手。</p>

因为这一仗是难得练兵的机会,哪怕是红巾军死上再多也不心疼,因为此战之后,红巾军将完成质变。</p>

却说永州守将看见他心爱的牛壁被苏寻以法宝收了,顿时是大惊失色:“诸位将军,这可如何是好?”</p>

“将军,贼人法术犀利,非我等能敌,以在下浅见,不如弃城而去,留得有用之身,报侯爷知遇之恩啊!”</p>

“是啊将军,此言大善……”</p>

一群人把逃跑都说的那么正气。</p>

“好,非是我不肯死战,实在是要留着残身再为侯爷作战啊,我们跑……不是,我们撤!”</p>

守将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跑。</p>

苏寻又怎么可能让他跑了呢?</p>

手一挥,红孩儿牌火尖枪呼啸而去,直接将几人全部杀死在城楼上。</p>

“敌将已死!敌将已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