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初抵田阳村(四千字大章,今日一更)(2 / 2)

若是这个地方是个万人大县,分封的人占据其中一部分地方,是很难和这县中的其他九千人剥离出来的,所以很难脱离朝廷的掌控。

但若是封了个万户侯,而这个县正好是万人县,那……事情就会比较麻烦了。县令几乎是形同虚设的,县衙无钱,一切全靠朝廷下拨的资金接济,那……可想而知,其实等于是朝廷把军政也拱手让人了。

因此朝廷也格外注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对于村落而言,就没那么严格了,集一村之地起兵造反?莫非是在跟我开玩笑呢?

但这样朝廷不头疼了,可县令却头疼上了……

你是我下辖县的村落,但是我从你这里一毛钱的税都收不上来,你这里但凡出了些问题我县令还得跟着一起倒霉,凭什么?

心中若有所懈怠,带来的必然是行为上的一些懈怠。

县令为了方便管理下辖的所有村落,一般都是由村里的里正代为管理,也就是如今人口中的村长。

起初这里正也是很头疼的,这么大一摊子事情,自己何德何能啊?担得起这么大个责任?自然事事请示早晚汇报。可过了段时间以后,里正发现,自己即便是有些事情不去汇报,县衙那边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下来核查跟监管。

于是,就这样,一点点,一点点……一个小小的里正,便尝到了权力带来的美妙滋味。

这田阳村的里正名叫田忠义,是个村里田家的一个落第秀才。族长叫做田斯,之前也是几代务农,有些德高望重便被推举为族长,从辈分上讲,算是田忠义的族叔。

位于田阳村村北的一块高地上,这二人和族中其他管事的几位老人,齐齐望着西南方已经被水漫过去的大片良田,田斯心中颇有些唏嘘。

“这春耕……怕是要被耽误了……这样,可是一年都要饿肚子的。”

田忠义却是有些不在乎:“我们都是些佃农,若是饿了肚子,自可以找主家讨要,田叔不必为这种事情介怀,族中子弟的性命才更要紧。”

田斯斜了一眼田忠义:“身为里正,做事莫要如此想当然,若是主家也无钱粮养活我等呢?前些年是主家心善,放任我等不管,现如今主家过来接管了,还是莫要耍这等小手段的好!”

“族叔做事还是太过保守了,堂堂大将军岂会无钱无粮?随意搜刮一点,吃些空饷出来,那油水不必咱们这些小打小闹要多得多?”

“他若非出了困难,又怎么想起他还有块封地?!去岁安排姓樊那人过来挨家挨户催缴,差点便都穿了帮!老夫活到这把年纪,见得人不比你多?别看他是个年轻人,行事都甚为和善有礼,可一看就不是善茬!咱们主家可是大将军!杀人不眨眼的,莫要忘了!他一把火可是烧掉了卫国十万疯子!十万!”

田忠义偏过脸,嗤笑了一声,显然很是不屑。环视了一下四周那些偏房或者小姓氏的话事人,心中有种怀才不遇的愤懑感。从那樊姓小子的行事作风来看,要么是他本人胆小怕事,要么便是整个赵家都胆小怕事,这等人,有何可惧?

一群鼠辈蝼蚁!有心无胆的墙头草!不足与谋!

边上一人插话:“老朽也觉得,田族长所言极是。从今日赵家行事来看,已经开始专门安排人手来处理这里的一应事务了,虽然处事手段太过稚嫩,但起码可以看出主家人的态度,若是继续耍这等小手段……”

田忠义摇了摇头:“詹族长,若不让他们跌一些跟头,他们怎会把田阳村的事务继续交由我等处理?趁着他们焦头烂额之际,由我出面一挽狂澜,那我必然被主家所倚重,让我继续为这田阳村的里正。”

田忠义又一次环视四周:“这是我们事先早就商议妥当的!若田阳村还是我为话事人,那瞒报个五百户岂非易事?难不成他们还能找出人手来重新统计户籍不成?!这样也只是之前分给各位的利润薄了一些,但!是不是有比没有强?!”

“是不是!”

田忠义此时已经站起了身,而那些打退堂鼓的人,眼神都有些闪烁,偏过头,不去看他的眼睛,却也没有跳出来否认。

赵骁不在封地,实际这些税收是照常缴纳的,这其实就是里正的本职工作而已,但是……一千人的赋税,那是多大一笔财富,自己如何吃得下?田忠义深知有肉一起吃的好处,大大方方的把田阳村的各族族长集中到了一起,将这笔财富给瓜分掉了。

詹家的族长沉吟了片刻,继续说道:“听闻今日主家的大少爷顺着渭水过来了,上午刚到的风陵渡。来的约莫有六七人,还有一名女子,到了后并没有去帮赵德的忙,反而一头扎进村子里四下闲逛,令人有些捉摸不透。”

田忠义一愣,忙问:“各位族长可吩咐好族中子弟了?口风可得守紧!若是走漏了风声,我们都得完蛋!”

看着众人纷纷点头,田忠义松了一口气,为了这一次,各家各族可是花了不少力气,之前吃下去的吐出来了不少,要是这时候功亏一篑……

跑去闲逛?居然不去看看受灾的百姓?田忠义嘴角突然就勾了起来。

此时的赵微却是一家一户的正在串着门:“樊大哥,你上次来也是这般,没人愿意搭理你吗?”

“他们头一次看见外乡人时,都很热情。然而第二次挨家挨户来催缴时,就开始各个避而不见了。要么就是语焉不详,不肯配合。”

赵微点了点头,和刚才所遇一般无二,显然是被人统一过口径了,不过这也能体现出这村子凝聚力不错,是个好地方。

“受灾的现在都安置在哪里?”

“在东面,我带你去。”

若说未受灾的地方,那青天、白云、犁耙、草屋、乡间鸡鸭鸣,鼻尖还能嗅到一旁清新的河水气息,时不时还能听见骑牛牧童的欢笑声,确实是一幅难得的春日田园美景图。

然而安置那些灾民的地方,却有些凄惨了。

他们居住的就是些简易的窝棚,棚间都露着缝隙,可想而知夜间一阵冷风袭来,睡在里面的人得是怎样的感受。这地方地势虽然略高,但显然占据了不知谁家的良田,正逢春耕时节,为了照顾这些灾民,却只能被迫荒掉了。

“帮忙打听一下,这是谁家的地。”

樊辉闻言眼睛一亮,不愧是长安第一才子,一下就发现了一个切入点,于是连忙吩咐身后一人。

这名护卫叫黄退之,擅使一口大刀,平日里最喜欢跟赵微打交道,因为不擅拳脚,反而和赵微这个新手斗得旗鼓相当。此时不需樊辉说,他在身后已经听见了,很高兴的应了声是,扭身便准备去打听。

赵微连忙拦住了:“换身衣服,打扮成他们的模样。”

黄退之会意的点了点头。

这里是临时的住所,赵微四下看看,没有看到任何一口井,反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到其他人的便溺之物,甚是恶心。

而不远处,还有两人正在争吵,顺着风,赵微凝神听去,发现是在说什么“他也就是嘴上说说”或者“现在可是我们在挨饿受冻”之类的话,心下笑了笑。

看来怨言还是有的,有怨言就行。

不过这里实在太脏了,若是起了疫情……这反而变成头等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