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道好轮回(2 / 2)

这若非已经吃透了,不然怎会这般?这样的话,如此年轻便有如此学问,可是太过难得了……

那王姓老者便又问了赵微如何看待“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话题太大了些,与个人而言,可以谈一谈义,可……与国而言,再谈义就显得太迂了。而这几个老者……

赵微思忖了片刻,摇了摇头:“小子不知,望王老先生赐教。”

这话一出,那王姓老者神色间划过一抹失望,但很快就恢复了,洋洋洒洒的阐述了好一大通国与利之间不可分割,君子国的不可取之处,紧接着边上就有很多老者不赞同,与他争执起来,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赵微坐下后,苏秦却是隔空虚点了他几下:“你这小子精得很。”

李纲也乐呵呵的附和:“可不是,一下就把自己摘出来了。”

今日雨不大,那古怪书生又在冒雨行善,看样子运气不错,很快就将手中伞递了出去,这样反而没什么热闹可瞧了。

他也看见了赵微,却是朝赵微吐了吐舌头,这姿态太过娘炮,看得赵微心里一阵恶寒。

李苏二人则是低声闲聊,都是些国家大事,不是冬日雪大,不少房屋垮塌,百姓流离失所,就是西边卫国似乎蠢蠢欲动,要么就是什么朝廷封爵太多,以至于现在有功难赏。

赵微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是一边听,一边自顾自的饮茶。

“这等美景,可有佳句?”

赵微侧过头,见李苏二老目光灼灼的望着自己,笑着摆了摆手,脱口而出:“不懂诗词……”

“你这小子又不老实!那咏梅明明是你的手笔,非要假借自家妹子的名义!此时还张口就来,我们又不曾逼你作诗……”

赵微见被戳穿,略有些讪讪然:“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为写那首诗,已经用光了所有的好运气……”

结果话音刚落,这二老齐声声笑骂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使劲埋汰赵微。

“你这句‘妙手偶得之’,只是残句,还是已有全诗?吟来听听。”

原来问题是出在这里……和这些古人说话,真是费劲,随便张口一句都要问你出处……问你是否有全诗……

不过还好,问题不大,赵微和这几个老者在一起,并不是想借他们的人脉关系为自己牟什么利,纯粹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此时被笑骂,反而颇有些开心,于是等他们骂累了,随口又抛出几句诗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渭城朝雨亦轻尘,吹面不寒杨柳风,客舍青青柳色新……”

李苏二人瞠目结舌,不料赵微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吟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这几句里好多都是驴头不对马嘴,而这李苏二老却是记忆力惊人:“这……‘沾衣欲湿杏花雨’,应当和‘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一句。”

“空山什么后?”

这二人你一眼我一语的,居然将那些残句拼了个七七八八。

“可恨这小子不好好作诗,当真都给糟践了。”

赵微在一旁乐呵呵的瞧热闹,见他们居然能都能把诗句拼对,心下也是赞叹不已,不过此时还是先溜比较好,当即就是一拱手:“忽然想起府上还炖着汤,此时怕是要熬干了,小子先行告辞,后会有期!”

拉着石头的手腕,就准备冒雨回府,只是不料,刚走没多久,雨突然就变大了……无奈之下只好折返。

苏秦看着一脸狼狈模样的赵微,放声大笑,扭头就冲李纲说道:“忽然想起这小子的一句话,此时用在此处到是十分的恰当。”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