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入口(2 / 2)

锁龙人 起床难 0 字 2020-11-22

张晓生定了定神,把之前的兴奋收起来,跟着木青冥和墨寒他们,一起朝着抚仙湖的方向去了。

这个方向地处梁王山的东面,山路崎岖难行,岩壁颇多,陡峭之处也是常见。

好在锁龙人们可以运炁,轻轻地飞跃一步也能一步数尺,这种难行的山路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至于山中繁茂的草木,也阻拦不住木青冥他们前进的脚步。

他们一行四人,走了半晌后,边走边看的木青冥忽然停了下来,站在了丛林间一块傲立的大青石上,想着山下眺望。

从参天大树之间向前方放眼望去,木青冥看到了呈南北向的倒葫芦形,两端大;中间窄,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稍浅的抚仙湖。

一池碧水、波光粼粼,湖岸边上碧波拍岸,万顷琉璃,就在木青冥的眼前。

湖面微波荡漾,奇丽美妙,变幻万千。让木青冥看了后不由得感叹:“比起梁王山,这山下抚仙湖才是这附近方圆百里,最好的风水宝穴。”。

墨寒一跃而起,稳稳地落在了青石上,站到了木青冥的身边,也朝着木青冥目光所及之处看去。

除此之外,还看到一座灌木和竹林丛生的小山峰,屹然独存在湖岸边。

墨寒眺望半晌,狐疑道:“岛呢?我怎么没有看到岛?”。

木青冥一指屹然独存这座山峰的前方湖面,道:“那里。”。

“没看到啊?”墨寒向着木青冥手指方向又看了过去,除了碧波荡漾外,也没有看到岛屿。

“沉没了。”木青冥笑笑,道:“我来昆明前,听我父亲说过,过去这个地方确实傍有一小岛,称小瀛海山,就在现在的孤山前方湖面上。两岛之间有一座名为虹饮桥铁桥相通着。明末一夕地震,小岛及虹饮桥沉没,唯瀛海山屹然独存,孤山由此得名。而现在看到的孤山成于宋,盛于明,山中建有八殿五阁三亭一堂一庵一塔。”。

在他说话时,墨寒看向了独存的孤山,见树荫影影绰绰间,隐约可见飞檐翘角。应该就是木青冥说的什么有八殿五阁三亭一堂一庵一塔了吧。

“老花子王看到的,是这座山吗?”紧接着,也跃上青石的张晓生这么问到。

在木青冥点头后,恍然大悟道:“原来曾经有岛,只是沉没了啊。难怪我昨晚觉得奇怪,为何师父你说,有岛屿,还是湖上最大的岛屿呢。”。

“嗯,我父亲年轻时曾和我母亲一起游历天下,他们一起去过的地方多了。曾经他们路过滇中时,就有看到过那座小岛还没有沉没时的模样。”木青冥又点了点头,继续说到:“根据老花子王的描述来看,他应该就是在这附近逃出生天的,我们四处找找看,这附近一带有没有什么入口。”。

有了标识物,在这茫茫百里的大山中,木青冥也很快就找到了老花子王逃出生天的大概地点。

他此时站着的地方,是正好是可以直接看到孤山的地方,符合老花子王的描述。

虽然这样也不能精确到点,但按老花子王的描述,应该就在这附近了。到处找找,应该能找到线索。

“好的师父。”啊弘和张晓生起身应着,就跃下了这块青石,朝着附近茂密的林子里走去。

木青冥夫妇继续站在青石上,居高临下的左瞧右看,环视四周,找寻着入口的痕迹和线索。

张晓生和啊弘渐行渐远,他们甚至和草木摩擦出的沙沙声,也在渐渐地远去。

墨寒看了半晌,意念传音给了远去的张晓生和啊弘,让他们赶快回来后,对身边的丈夫木青冥说到:“木头,这附近有微弱的灵气循环的气息,已经非常微弱了,但细细感知还是能察觉的到,而且我也能嗅到被聚拢灵气的气息。”。

木青冥一听妻子这么说,就知道那是阵法的灵气。

只有阵法的灵气,会聚而不散,并且出现循环之象。这是要为了保证阵法,能够运转不息。

昆明城中风水大阵存在,地下的灵气便是如此,来来回回,循环不息。

木青冥聚精会神,也细细感知着四周。他感知到了风,感知到了草木的呼吸,山中湿气流动的痕迹。

越是精神集中,感知到的越多。不过片刻,他也感知到了脚下土中,有一缕缕细如发丝,非常微弱的灵气,在这附近来来回回的流转不停。

确实,这些灵气就是阵法散发出来的。

木青冥暗叹运气不错,他相信自己就快要找到那个地宫的出入口了。

木青冥他们能否顺利的找到地宫出入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