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美食教学(2 / 2)

“虽然说用砂锅熬粥熟得慢吧,但是熬出来的粥真的是顶顶美味,它是值得那段时间的等待的。”

“而且砂锅熬粥不会溢锅,熬出来的粥不仅很粘稠,还能使粥的营养最大限度的开发,使喝粥的人能得到最好地吸收。”

“当然你们不一定非要用砂锅煮,你们可以选择类似的、无害的工具进行操作就行。”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熬粥的步骤。”

“在我看来,它可以分为五步:浸泡,开水下锅,火候调整,搅拌,点油。”

“说了步骤我们就开始做熬粥的准备吧。”

“第一步,我们先用个容器将大米给泡上,这大米呢,需要用冷水给泡上半个小时。”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浸泡过后可以让米粒膨胀开,膨胀开的米粒可以使熬出的粥更阮烂,口感更好。”

“总之,你们要记得,我们在熬粥过程中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让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米泡上了,我们再来处理南瓜。”

“先将南瓜用水洗洗,然后这样去皮,去皮后对半切开。”

“切开后你们可以看到这里边还有东西,呐,这个呢就是南瓜的瓜瓤儿,这个则是南瓜的瓜子儿,这两样也是可以吃的。”

“只不过,南瓜的瓜瓤儿口感并不是很好,所以一般是把它挖出来丢掉的。”

“至于南瓜子儿,它在母星时代可是一道很受欢迎的零食小吃,特别是炒着吃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人们,嗑瓜子儿是他们的一大爱好。”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将瓜瓤儿和瓜子儿都先挖出来,然后将剩下的瓜肉洗净,选择合适的量,切成小块儿备用。”

“至于什么样的量算是合适的,这个得根据个人爱好来。”

“喜欢南瓜多点的就多弄点,喜欢南瓜少点的就少弄点,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一切都根据你自己喜好来。”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现在将大米淘洗干净,不用淘洗太多遍,两遍就成。”

“次数多了,反而将它的营养给淘走了。”

“现在将砂锅放加入清水放在火上烧开,清水的比例一般以六比一为宜。”

“当然,如果你想喝浓稠点的粥或者稀一点的粥,你也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减增水亮。”

在等水开的过程中,姜蝉也没有闲着,继续给他们科普为什要如此操作。

“之所以要等水开了才下锅,一是为了不让米糊在锅底,二是为了使粥的营养成分保留会更高。”

科普完了这条,又开始给星际人民讲他们的幸福感在哪里。

“其实用如今的科技做美食,实在是一种享受,因为那么不用自己洗碗、洗锅等打扫卫生之类的,也不用烧火之类的,一切都是自动机械化的。”

“哪里像母星时代,那时候科技还没有如今这不智能化,很多工作都得人力操作。”

“不过,那时候用柴火熬出来的粥也更加香就是了。”

“因为木材本身自带一种天然的香味,它会随着熬粥这个过程融入其中。”

边说姜蝉边关注着砂锅里的情况,此时正听见响声了。

但她并没有揭开盖子,而是对着观众道:“母星有句流传下来的古语是这样说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所以里面的水肯定还没开,不过也快了。”

果然,这话落下没多久,水就开了。

姜蝉此时进行熬粥的第二步,将米轻轻的倒入了砂锅里,还用木勺搅拌了几下。

她边搅拌便解释:“虽然水开了下锅一般不会有黏在锅底的米粒,但万一呢,所以还是搅拌一下保险。”

然后她又盖上盖子,等锅里再次开起来。

当锅里再次开起来时,姜蝉将切好备用的南瓜到了下去。

然后继续盖上盖子等锅子开起来。

当锅子第三次开起来的时候,她将大火转成了小火。

并且在此处强调:“熬粥,你们品品这个词儿,一个‘熬’字道尽精髓。”

“那么‘熬’的关键点又在哪里呢?”

“它的关键点就在于火候的转小。”

“所以当锅子水开三度的时候,就需要开始‘熬’了。”

“好了,我们慢慢地等个二十来分钟,在进行下一步搅拌。”

“也许有人会奇怪,没有了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拌呢?”

“这次的搅拌,与米下锅时的搅拌,作用是不同的。“

“这次是为了‘出稠’。”

“什么是‘出稠’呢?”

“‘出稠’啊,就是为了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

说到这里,姜蝉看距离定下的时间还有一会儿,她又对他们说了说明天的美食教学。

“虽然你们今天没能跟着我一起动手,但明天还是可以的。”

“明天我打算教大家做蛋羹。”

“知道什么是蛋羹吗?动动你们的脑筋联想一下,与蛋有关,所以你们明天准备的食材就是蛋。”

“至于具体是什么蛋,随便吧,到时候都试试,就知道那种蛋好吃了。”

“对了,你们把以后用得到的调料也备好。”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各类调料。”

“这是盐,你们都通过通感功能尝一尝,感觉下是什么味儿,不然找错了就不好了。”

……

中途过了十来分钟的样子,姜蝉暂停了一下话题,往锅里放了少许的油,这就是所谓的“点油”了。

她告诉众人,之所以放油是为了让粥色更加的鲜亮,也是为了让粥的口感更加的鲜滑。

然后又等了一小会儿,姜蝉停下介绍调料,转而开始关注正熬着的粥了。

只见她拿着木勺开始不停的搅拌,一直持续了约摸十分钟,到粥呈现出酥稠状了才停止。

此时,姜蝉方关火,并将粥倒入准备好的碗里。

然后让早就馋得直咽青口水的观众来品尝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