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再次启程(2 / 2)

虽然这书是原始未经雕琢的自然之书,那路也是人迹罕至的天险之路。

但不若此,又怎能获得如此多的珍贵知识,见识如此多的险绝风光,甚至知道以往经验的谬误呢?

格物致知,必定是要自己经历一回,才能明白其中关窍的,才能记忆深刻的。

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想想千古奇人——霞客居士,独身一人带着其母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囊,便不顾艰难险阻,游历四方去了。

那是一个充分贯彻理想的人,为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梦想,他将一切化为行动。

他不单纯是为了寻奇访胜,还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哪怕到最后两足俱废、心力交瘁,他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决定,相反,他以之为豪。

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了充实有意义的一生,又有什么可后悔、可遗憾的呢?

姜蝉很是佩服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也很是羡慕这些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一生的人,她现在也走在这条路上,想着那些前辈的伟迹,只觉吾辈不孤,豪情万丈。

甚至相比于许多的前辈,她拥有更多更优的条件,那么就算目标大了点、远了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步一步踏实地前进,不忘初心,总有一天,她也能达成梦想,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

随着路程越远,遇到的岔道也越多,为了弄清楚那条才是主流,那些岔道他们也一一去探寻过了。

虽然增加了寻访工作,但随着众人能力的提升,这寻访难度也愈发低了。

今天是除夕,因寻源尚未完成,大家也就未准备归家过年,不过是和去岁一样,给亲人捎去几封问候信件并一大包山中特产。

因为人迹罕至,所以众人很是寻到一些珍贵药物,他们采集处理好后,便让小金作为年礼带回。

此时正值午时,他们一行人早已寻好了一处平坦避风的场所,搭起了帐篷,在里面煮着锅子。

众人准备热闹一番后,过了除夕再出发。

大家正围桌吃着热菜热饭呢,便听见了小金的鸣叫声。

猜到它是带着信件等物来了,众人自是赶忙出来。

姜蝉先取下小金身上携带的东西,然后又与它亲近了一会儿后便让它自便了——毕竟小金又长大了许多,那帐篷再加上它便会有些拥挤了。

进得帐篷内,姜蝉便开始拆包袱,和往常一样,将标明标签的物品分给各自的主人后,她才开始拆看信件。

郭皇后又在信里数落她未回家过年了,并玩笑道:“你已近三载未归,不但心日后我认不出你来了?”

郭皇后还给她带了一些珍品玉佩,让她自己留着,别惦记她们,应该是担心上几次她寄回那些玉佩后她自己身边缺少这些东西。

其余种种,叮嘱不绝,一片慈母之心令人动怀。

姜蝉看后很是惭愧,虽然知道郭皇后只是担心她,没有抱怨的意思,但反思自己,虽然也很爱郭皇后,但作为孩子,她是没有尽到相关的责任的。

小时候还好,受孩童生理影响,她对于郭皇后多有依赖,但渐渐成长后,心里的成熟促使她的独立意识越发明显,从而使她在处理母女关系上更加理智而不是感性。

可惜,郭皇后最在乎的刚好是她的陪伴,需要的也是她的感性。

但生活就是这么矛盾的存在,没有十全十美。

她也只能在书信里对郭皇后撒撒娇,多画点自画像,让她开心乐呵一下。

所有人将写好的信件交给小金带回行宫,行宫那边自会安排妥当,然后众人便沉浸在思念的氛围里度过了这个除夕。

除夕一过,众人又出发了,想想所行过的路程,大家都猜测,源头应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