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绿江寻源(2 / 2)

但这里的风景见识也绝非是外面寻常的景色可以比拟的。

如果不是仗着本事在身,他们怎能欣赏到如此险绝的风景呢!

所以本事高了,真的是人生最大的资本了!

走着走着,懂得的便越来越多,记录的也越来越多,感悟的同样越来越多,时光流逝这件事儿几乎已被他们抛之脑后了。

但时光从来不曾忽视世间万物,一切都得顺着它的步子走。

看,夏天又到了。

而姜蝉他们也从险峻的荒野走到了平缓秀丽的江南地带。

见惯了气势汹汹,奔涌向前的绿江水,来到这里,却不期然它忽然便换了画风,可能也是怕唐突了这难得的江南之景吧!

在这里,它宛如闺中的女子,至于以前见的,那都是不讲究的粗糙汉子。

只见这里的江水宛如碧绿的镜面,除了丝丝波纹,几乎看不出它在流动,真的是静如处子。

沿江两岸也不再是耸然而立的绝壁怪石,而是秀气小巧的小山包。

那些山包上面郁郁葱葱的,间或还有几树繁花点缀其间,或者是攀援垂下的朵朵洁白玉润的奇花装饰其间,再引来一群群蜜蜂飞舞,整个场面瞬间变得趣意盎然,活泼生动了。

“听说这里是整个绿江最秀美的一段?”姜蝉好奇地问。

“是啊,这里已是江南地界了。众所周知,江南山灵水秀,人杰辈出,文风浓厚。”

“不仅如此,江南还是鱼米之乡,有多少特色美食啊!”

“还有才子佳人呢!”

“书院也多啊,真想去游学交流一番。”

……

“你们都来过这里?”听着众人的话题越来越偏,姜蝉不由疑惑道。

“来过啊,这里靠江靠山,地势平缓,风景秀丽,物种丰富,很适合游览,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

“没有,但是听其他人讲过,很是向往。”

虽然有两种不同的答案,但这里边透出来的意思,都是江南之景十分难得,想要看看的意向。

于是姜蝉心下也蠢蠢欲动,便直接道:“那我们就停留在这里修整修整,毕竟好久不见人间烟火,俗世红尘了,怪想念的。”

“想要游学交流的也别着急,等我们探明源头,就乘着舟而下,到时再去寻书院拜访游学一番。”姜蝉一锤定音,将此后的一段行程也做了大致的安排。

众人听后很是高兴,虽然本事在身,没有受什么苦累,但时间长了,心里难免会向往着热闹一番。毕竟人从来是群居动物。

他们不由加快了步伐,不多时便看见了开垦的良田沃土。

一眼望去,尽是一片葱绿,整整齐齐的,生机盎然。那些禾苗随着初夏的凉风摇摆,如同听令而行的士兵。

慢慢的,依稀可以看见烟火人家了,此情此景就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唯美,正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那股子岁月静好的氛围又让众人放慢了步子,放松了心神,不由得便让人沉浸进去了。

再前进一点点,人家更多了。

此时正逢黄昏,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已陆续归家。

于是,青山绿水间飘荡着青烟,那青烟被风一吹便轻轻地散了,散入四面八方的空气里,一股柴火饭菜的气息便扑鼻而来。

近了,到了乡村小径上,便见阡陌纵横,路边果树成荫,树下花草繁茂,兼之鸡犬相闻,顽童追闹,好一副乡村乐趣图景。

众人见着这副乡村图景都不自觉地弯了嘴角,眯了眼睛,露出了祥和愉悦的微笑。

但天快黑了,众人还得赶着进城,现在只能作为过客经过了。

郊外已无甚人影,众人便放开顾忌,施展功力,只见一片影子闪过,不一会儿就都到了县城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