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关于身份(1 / 2)

 且说姜蝉从五家当中选择了一家方方面面都适合的人来借用身份。那这家是怎么个适合法呢?

这家人姓吴,是个落魄的书香世家。

这吴家祖辈最风光,有人官至一品,接下来两三代也还算出息,每代都有人出仕,官职也不大不小,门楣也还算风光,直到近两三代人才凋零,才慢慢没落了下来。

这本来也没什么,毕竟连国家都没有不败的,世家都没有不衰的,更何况只是相对来说有点底蕴的书香世家,由盛转衰自古便是万物发展的归宿。

但人总是往高处走,一旦走低了,就会想方设法地回到高位去,这也无可指摘,毕竟人性如此。

然后,当这矛盾的两者之间互相角力时,世间许多精彩的故事便发生了。

如今的吴家也不例外。

吴家这代的男主人是由其寡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且家里又只有他一根独苗,偏偏这根独苗又有些许聪慧,于读书科举一道上颇有慧根,所以他寡母那是将他当眼珠子一样紧着,关于他的一切都要攥在手心里。

这一切自然包括他的婚姻。吴家寡母见其聪慧,自然将光复门楣的期望落在了他身上。作为书香传世的家族,大多是不善经营的,这吴家就是那大多之一。

但光耀门楣得有钱啊,自家没有,那就只有靠妻族了。但商户人家的姑娘她又看不上,于是便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富有的勋贵人家。

挑挑拣拣一番,她最终选中了一家姓傅的勋贵。这傅家也是祖上显贵,现今没落,与吴家处境差不多,唯一的优点在于每代的主母都颇有理财之能,家产颇丰。

如此两家也算是门户相当了!

这不,吴家寡母刚透出意思,傅家便答应了。也是,双方皆有所求,一方图财,一方图其子的前途,可不就是一拍即合!

既然双方家长都有了意向,这桩婚事基本就算是成了。

女方就是一般的闺阁女子,受的也是传统的教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之类的,不必细提。

且说男方,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向往的是红袖添香的浪漫,心中的妻子应当是出身书香世家,经过书香熏陶的婉约女子。

而现在,甭管女方是否有那份红袖添香的才能,只出身勋贵这一条,他便已将她划分在了厌恶之人这一拨。

更何况,此时他心里已经有了暗自心仪的对象。

但这些情况,女方全然不知。常说女子出嫁就如第二次投胎,她这投胎的运气也着实倒霉,但有什么办法呢!

男方虽然厌恶这桩婚事,但他也了解自家的情况,毕竟是聪明人,这桩婚事带来的利益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放弃的。所以这桩婚事就这么成了。

女方作为这代当家主母的唯一孩子,虽然是女孩,但陪嫁格外的多,她就如此地嫁入了吴家。

对于这个带着丰硕嫁妆入门,而儿子又厌恶不喜的媳妇,作为婆婆,吴家寡母,现在的吴老夫人却是十分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