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君子之约(2 / 2)

“嗯,这就好,这就好,贤侄女先别慌!”张曾陷入了沉思之中,半晌方道,“此事可是非同小可,贤侄女肯说与老夫听,老夫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只是兹事体大,恐怕还须从长计议!看来,还须找一个靠得住的有胆有识之士来出出主意才行!”

“侄女也是这样想的,伯父心里可有人选?”

“倒是有一个,是老夫的忘年交,他虽比你大不了几岁,可如今也是领袖群伦的人物了!明日老夫去寻他,看他哪天有工夫到家里来,到时侄女你也来,咱们关起门来再细细地商议,可好?”

“好,那侄女先回家里等着,他若再来,侄女就推身上不好,不许他家来!”师师带着一种热切的目光道。

“也好,咱们先稳住了阵脚,不可出差错!”

师师告辞而去,一路上她竭力整理着自己的思绪,心情慢慢地舒缓多了。等到了金水河岸边时,她忽然停下了脚步,看着对岸灯火明煌的醉杏楼,耳畔好似响起了中秋时听到的内廷丝篁鼎沸的盛况,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

霎时,耳畔又转为昨晚上赵官人的乐曲声,说实话,除了刘师傅之外,师师不记得还有哪个男子能够弹奏出如此打动自己的琴曲呢!师师的嘴角居然挂起了微笑,她似乎有点想念那个为“爱妾”伤心的男子了!心里多么希望他不是那“天下一人”啊……

才过了两天,张曾就特意差了一个人来告诉王生,让王生转告师师,说“药备齐了,可以去试了”。

师师于是在当晚又带着小芙和王生到了张家,待她进了屋子,张曾将门窗紧闭之后,这时便从里间走出一个峻拔、瘦削的男子,看上去约摸三十岁,此人身着一件长褐,外罩一件半臂,样子虽显得有些落魄,可是双目炯炯有神,亦可谓气宇轩昂,为普通男子身上所稀见,师师那女子的心略为一动。

“贤侄女,这是陈东陈少阳,如今是太学上舍生!”张曾介绍道,“少阳,这就是师师!”

“少阳兄!”师师腼腆地一揖,“伯父大人如此信赖少阳兄,看来兄必有过人之节!”

师师虽然身着素衣,不敷脂粉,可究竟神姿艳发,窈窕婵娟,无出其右,陈东那男子的心亦不由一动,他未再敢直视师师,只是坦言道:“张伯和姑娘竟以此等大事相托付,东真是受宠若惊!此事是私家之事,更是家国之事,东也自当义不容辞!姑娘且放心,东对外绝不会多言一句的!”

张曾让两个人坐了下来,他自己先行退了出去。师师看了看陈东那坚毅、沉着的面容,心里踏实了很多,忙致谢道:“少阳兄如此高义,妹自是铭感五内,他日定当厚报深恩!”

“呵呵,姑娘言重了,为家国奔走效劳,何来深恩?”陈东一笑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如今山东宋江等已经起事,蹂躏周遭十几个州府;又有高山托为首的河北流民起事,他们白昼亦敢横行,巡尉不敢抗,县镇不能守,过不了几年,恐怕就要来骚扰汴京了,不知这江山社稷还能否安稳!我等若不能奋起有为,还能指望谁人!”

陈东慷慨言罢,师师对他顿生敬意,于是拱手道:“兄一言可洞见肺腑,令妹感佩!妹生也不幸,自幼堕入平康,然尚有一颗忧国之心,愿为国事略尽绵薄之力!”

“呵呵,姑娘谬赞了!张伯已经跟我讲了姑娘的事情,姑娘果真是叫人刮目相看!真比那些肉食者高贵到天上去了,也令我辈汗颜无地,故而我今日才愿走这一遭!那咱们就别客套了,切入正题吧!”陈东还是不敢直视师师的眼神,一直有些躲闪,“说实话,那一位我也曾见过,不知姑娘觉得他如何?”

师师略想了想,道:“觉着他人很聪明,也很和善,书画造诣甚高,确乎是个才人!”

“嗯,我觉着也是!”陈东点头道,“他自小就与其他宗室子弟志趣不同,也颇为知书识礼,足见天性非纨绔子弟!只是平素不喜近君子,终被群小所误,其中又以蔡氏为首!那蔡氏以书艺名扬天下,好比魑魅披了一身惑人的伪装,其人天资凶谲,无复廉耻,见利忘义,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整日只知固权邀宠、一意媚上,鼓吹什么‘丰亨豫大’、‘惟王不会’,以粉饰太平、搜刮民财为能事,误国误君、败坏人心莫此为甚!不瞒姑娘说,以东的私心,倒真愿有一良人能够常伴君侧,时时进言吏治废坏、民间疾苦,只是不知姑娘心志如何?”

师师沉默了片刻,轻咬朱唇道:“若得便宜,妹倒着实有此心!”

“我听张伯说姑娘喜读子瞻,可有此事?”

这一回陈东将目光转向了师师,师师忙点头道:“确有此事!眉公名重一时,天下人无不仰其风采,李端叔夫人曾言‘读其书,使人有杀身成仁之志’,妹亦有如是之感!妹只恨不能生同其时,与眉公促膝一谈耳!实不相瞒,我本姓王氏,与眉公的侍妾朝云同姓,朝云字子霞,我自名王子霞,便是钦仰之意!”

“原来如此!朝云也是好女子!”

“男子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妹虽是女儿身,也常将天下兴亡、百姓安乐放在心头!”

陈东闻听此言,心下感动不已,不由赞叹道:“东真没想到,姑娘一柔弱女子,竟有如此仁义胸怀!张伯也跟我说了,姑娘常为患病百姓慷慨解囊,着实令人钦敬!”说到这里,陈东向师师拱手致意,他进而又道:“想来你也知道,那章献皇后本是歌女出身,而且入宫前还嫁过人,所以不必介怀出身,章献权倾一时,掌国十余年,其受人诟病处,便是她想做武氏第二!再有像那仁庙生母李宸妃,也不过是像先汉窦太后一般贫贱!为人更在乎品性与学养,若是有朝一日姑娘真能成为班婕妤、徐贤妃一流,也是天下幸事了!”

师师可不敢如此奢望,更没有想过要入宫,她沉默了半晌,方道:“少阳兄如此看重,妹真是羞愧难当!我的意思,还是暂不考虑入宫之事,除非他强要如此,兄觉得如何?”

“嗯!以眼下情形来看,他与姑娘颇有知音之感,恐怕不会轻易罢休!姑娘也不要怕,他自小没了父母,对身边人还是能体恤的,因而身边那些宵小之徒才有恃无恐,做出种种无状之事!姑娘觉得东此言是否有理?”

师师点了点头,带着一丝微笑道:“常言说‘伴君如伴虎’,如那辽国的宣懿皇后【1】,屡有向辽帝进言,却被反赐死,实足使人扼腕长叹!可以我这两回的近观,实难想象有朝一日咱们这位官家会成为那六亲不认的恶虎!何况自古以来,帝王好艺文之事者不可胜数,偏他能独领风骚,可见心性自与他人不同!妹的衷心,确实是拜服他的,也有些爱慕他!”

其实师师有一个隐衷无法跟陈东明言,那就是她总担心辽国间谍一事东窗事发,若是自己真能俘获帝心,那还有何忧惧?再有像蔡府受辱之类的事情,还会再发生吗?哪怕仅从一个女子的虚荣之心出发,能令一国之君倾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那是何等的满足!何况而今自己年纪不小了,尚无一个理想的归宿,难道入宫真就不能考虑一下吗?若是将来果有变故,大不了削发出家就是!再不济,横竖还有一死!

“好!依我的意思,若姑娘真心不惧,也看重这位知音,他不亮明身份就随他,若他哪天亮明了身份,你也别有后顾之忧!”说着,陈东站起身来,直视着师师,眉宇间充溢着一股浩然之气,“若姑娘真能常进良言于君侧,那么在遭受舆论责难,或者遭遇危难时,东愿仗义执言为姑娘辩白,也愿意挺身而出予以救护!若是姑娘果有不测,东且无力回天,则东绝不苟活于世!”

陈东言罢,师师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她不得不掏出手绢来擦拭了一番,也站起身直视着陈东道:“少阳兄的情义,妹领受了!但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我不求兄为我赴汤蹈火,只求兄知我一片拳拳之心,足矣!兄乃是太学生中的翘楚,来日的国之栋梁,还请勤加珍重才是!兄且放心,国事已如此危殆,妹若有机会,必时时进忠良之言,导君以正,急难时或恐还有找兄筹谋之需,到时还请兄不吝赐教!”

“呵呵,那真是我陈东的荣幸了!姑娘放心,东定效犬马之劳!”

两个人就这样达成了君子协定,最后便怀着对彼此的敬意先行散去了。

就是在回家的路上,师师忽然觉得陈东着实不错,真是一位少见的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的谦谦君子,想着若能与他白头偕老,也是此生无憾了。她晓得陈东清寒、孤高,回家后便让小芙在次日给张曾送去一百两银子,还写了一封亲笔信,要张伯父时时给陈东行些方便,勿要让此等贤良受困。

过了两天,徽宗果然又来了,师师虽未托病拒见,可她心里到底紧张万分,因而才艺水准大打折扣,弄得徽宗有些丧气。不过徽宗也是聪明人,他想着必是师师看出了什么端倪,一时倒未敢再轻易来登师师的家门。

【1】指萧观音,辽国的著名女词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因多才多艺曾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