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留在省城的机会(1 / 2)

 张扬很想告诉应新瑶,成年人不作选择题,但又不能教坏孩子,只好说道:“新瑶,考完了,写的怎么样。”

“写是写完了,具体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应新瑶显得十分轻松,能够来参加比赛她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比赛结果,她没有什么奢望。

“算我没问。回去等结果吧。咱们抓紧时间去书店给新瑶买书,要不然赶不上下午回去的车了。”张扬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这又不是数学竞赛,没有标准答案,大家都能写,至于好坏只是评委的一种感觉。

比赛结束了,三个人感到无比的轻松,有说有笑的直奔省城的新华书店。新华书店作为早期的连锁商店无疑是很成功的,它的名字几乎与书店等同,其他书店直接被人们忽视。

第一次来省城的应新瑶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她与张扬已经混熟了,不时的追着张扬问这问那。

张扬虽然努力用衣服打扮把应新瑶融入省城的人群,不想被省城的人小瞧,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乡村的生活条件,信息获得的途径比省城要差很多。

“这书店真大,好多的书啊,真想把这里的书全都搬回家。”应新瑶面对书店发着感慨。

“自己随便转转,别跑丢了。”以孩子活泼的天性,即便是变年青的张扬也不知她想要什么,张扬只能让应新瑶自己找。

“我跟着她吧。”李莹不放心,跟着应新瑶走了。

“孙老师喜欢什么书,我买了送你。”本来这次竞赛跟孙爽没有关系,孙爽却专门跑过来帮忙,张扬心存感激。

“不用了,我经常来书店,买的书还没有看完。”剩下两个人时,孙爽反倒感觉有点儿拘谨。

“在省城生活还是方便。”此时省城的道路还没有被车流堵死,便宜的快递没有到达每个角落,省城的地理位置确实有着巨大优势。

“张老师有没有想过到省城来工作?”孙爽故作随意的问道。

“这个真没有想过。我们从学校毕业的时候还真有留在省城的机会,比如咱们见过的王绿蕊,她也不是省城人,最后就留在了这里,当然要留下也得付出代价。现在分配完了想再调动更是不可能了。”张扬十分客观的回答,九十年代的正式工作被称为铁饭碗,工作确实稳定,想从一个地方调到另一个地方是很困难的。辞职换工作则要无与伦比的勇气,而且找到新工作的可能性很小。

“张老师如果想来省城的话我家倒是能够帮忙。”孙爽说话的声音没来由的变小了。

“多谢孙老师的关心,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张扬真的是不喜欢大城市人山人海的样子。

“走,去把我以前舍不得买的几套书都买下来。”孙爽不高兴了,决心让张扬出点儿血,至少不能比给李莹买裙子的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