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章 原子核电磁矩(2 / 2)

洛克菲勒基金会财大气粗,然而他们在投资或者无偿资助方面非常谨慎。

给钱之前,洛克菲勒基金会一定会安排技术专家前去调研。

如果是几百万美元、上千万美元的大型项目,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专家团队一般要考察好几年才能给出结论。

且说赴宙斯实验室调研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团队共有三人。

为首这位白人男子约莫四十来岁,他穿着剪裁得体的丝绸西装,戴一顶绅士帽,胳膊上勾着象牙手杖,整个人既英俊成熟又自带几分傲气。

“李博士,很高兴来到这里见到你。”

“金斯顿先生,我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

李康平与金斯顿先生及另外两位陪同者握手问候。

“李博士,你在信中说希望得到我们的资助,从而帮助美国物理事业飞快发展。然而,你并非美国公民,你为什么要帮助美国物理事业的发展?”金斯顿的开场白挺有逻辑性的。

李康平从容不迫的引用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宗旨:“在全世界造福人类,无关乎国家、种族,旨在于全人类的进步及世界和平。”

“呵。”金斯顿笑了笑,他说:“我宁愿相信,你是为了你个人的事业。现在,向我们介绍你个人的事业吧。”

此时的宙斯实验室没几个人,设备都是机械电视开发时留下的设备,电子电视的设备尚未到位。

“各位,我要说明的是,机械电视专利已经卖给了RCA,我们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是电子电视。”李康平早已安排实验室的员工准备好了十本《科学美国人》,电子电视并没有开发阶段的试验品实物可供参观,能参观的只有《科学美国人》上的论文《全电子电视系统》。

“你把电视专利卖给了RCA?”金斯顿看上去有点意外,他随意翻了翻《科学美国人》,说道:“实际上,我不清楚机械电视跟电子电视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它们都是电视。李博士,你给我看论文,那么你所谓的电子电视只不过停留在纸面文章的阶段?”

“金斯顿先生,如果你这么理解,倒也没有错。”李康平说道。

陪同金斯顿前来的胖子专家发表了他的观点:“我原以为李博士会继续开发机械电视系统,没想到你把专利卖给了RCA。我在上个月看过《全电子电视系统》,我觉得这个构想很难实现。所以,资助电子电视项目的风险极高,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另一位瘦子专家也输出了类似的观点,两位专家皆不看好电子电视的开发前景。

金斯顿有些不高兴的问:“那么,李博士,你给我看的就这些了吗?你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美国物理事业的发展?”

李康平又拿出一本期刊,是《物理评论》。

凡是李康平发表过文章的那期杂志,他全部放在了实验室里。

“李博士,请问你是在召开纽约市学术研究会吗?”金斯顿根本没兴趣翻阅《物理评论》。

李康平耐着性子解释道:“1921年,我做了个实验,利用分子束方法证明了空间量子化理论,这篇论文刊登在这期的《物理评论》上。”

“所以呢?”

李康平继续解释:“1911年,欧内斯特·卢瑟福先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模型后,由于原子核是一个带电的力学体系,人们就推测原子核具有电磁矩……”

金斯顿不耐烦的打断道:“李博士,你好像越说越奇怪了,而我是医学博士,我完全听不懂也不想听你说这些深奥复杂的物理理论。”

你说我奇怪?

我还觉得你奇怪呢。

你一医学博士,你来考察我的物理研究项目,这不合适吧?

不幸中的万幸是,胖子专家、瘦子专家皆为物理学博士,他俩能听懂李康平讲的物理理论。

“原子核具有电磁矩只是猜测,物理学家们还没有找到真实可信的实验证据。”胖子专家向金斯顿解释道。

金斯顿做了个请的手势:“李博士,你继续说吧,在我的耐心彻底消失之前。”

“我认为,可以利用分子束方法测定原子核电磁矩,当然了,这也只是一个构想。我长话短说,如果我们通过分子束方法,得到了原子核电磁矩的证据,那么就可以发明一种新的仪器,这种仪器能够运用于医学领域,它比X光拍摄更先进,它能显示出分子层面的医学图谱。不可否认,这全都是我的构想而已,关于分子束方法测定原子核电磁矩的项目,我现在连纸面文章都拿不出来,或许让你们失望了。各位,感谢你们的到来及耐心聆听。”李康平深刻体会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钱没那么容易忽悠啊。

“李博士,我想我对伍德盖特-李实验还算比较了解,我亲自做了伍德盖特-李实验,获得了与你们类似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伍德盖特-李实验、分子束方法经得起验证,是可靠的实验技术。但是,你想用分子束方法来测定原子核电磁矩,也太夸张了吧!正如你所言,这只是你得学术构思,你甚至连一篇一页纸的短文都没写出来。”胖子专家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