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下山买琴,偶遇“轻煌”(1 / 2)

 于是,潇潇便开始了在寺庙里的无欲无求的清心生活。

每天,一份清粥小菜送至门口,吃完早饭,挪着飘忽的步子去银杏树下弹琴。山中无岁月,她又是名副其实的闲人一枚,名师在侧,入门极快。便从《仙翁操》开始,一天天的学,不停地练,弹得废寝忘食。在琴声里,忘记亲人离世的忧愁,忘记渣男的无情,忘记那个与她血脉相连的小生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潇潇已经学会了很多高深的曲子,十级曲目也不在话下,也渐渐觉得心平气和起来。

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古琴讲究意境,心境,环境三境结合,天人合一。而手头的琴总觉得欠缺些神韵,无法宣泄情感并产生共鸣,按照神神叨叨的主持的说法,那便是此琴与她无缘。在僧人的指导下,潇潇决定下山买琴,寻找有缘“琴”!

好的古琴有价无市,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为琴厂的琴,名家琴和收藏琴,收藏的琴也算是古董啦,但没有好的保存保养,还不如找个大师傅做一把新琴,多年练习浸润也能出好的音色。

潇潇带着一张存折,里面存着她可怜的卖身钱和所有家当,下山去也。

潇潇除了20万元的卖身钱,还有大少爷龙锦里送的钻戒和礼物,她都变卖换了5、6万,打工的钱早已经花完了。

孤身在外,幸得寺庙庇佑,她准备给云山寺捐点香油钱,毕竟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还免费学了琴,做人要有良心。除去这些七七八八,留给买琴的钱也就没多少了。

潇潇来到了著名的古琴街,这里有许多琴坊和琴厂。一路走走停停,一路看下来,顿觉失望,不是觉得太贵就是琴的质量太次,还不如迦诺给她的练习琴。一把好的古琴,从选材、塑形、裱布,到上胎、装徽、髹漆、擦漆、推光、调音,工序十分繁复,没个两三年出不了像样的琴。而反观现在的琴坊,偷工减料有之,音色杂乱不堪有之,坑蒙拐骗有之,很是失望。

“小妹妹,买琴啊?”正当潇潇打算无功而返之时,背后走来一个穿着禅服的年轻人,看上去25岁左右,颇为白净:“哥哥给你介绍吧,我们家是古琴世家,百年历史了,世代出好琴,跟他们这些半路从古筝转行来的可不一样。就在前面,你可以自己去挑选。”潇潇见他一脸随和,有着学琴人特有的古韵,也就欣然前往。

不一会儿,随着那名男子走进了一条幽深的小径,没几十步,眼前豁然开朗。两座石狮子在一个小门前傲然耸立,一扇古制木门从两边打开,纯铜的古法门环造型独特,两个狐狸铜制品俏皮地卧于门环之上。

台阶上苔藓遍布,显示着琴坊的底蕴与古老,门匾上“苍穹坊”三个大字跃然而上,果然仓劲有力,呼之欲出,一看就是书法大家的手笔。

潇潇跟随男子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竹园,此时风声大作,颇有“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势头。年轻人脸色一变,向门后的一个扫地的阿姨使了个眼色,阿姨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