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幻象(1 / 2)

 元庆二十一年的冬天特别冷,又特别漫长,好像总也过不完似的。京中上了年纪的百姓都说这是自太宗驾崩、熹宗即位以来最冷最长的寒冬,京兆府每日都有老弱病幼被冻死的奏报递上来。

政事堂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有平将刚看完的一叠奏疏整齐码放在桌角,揉了揉抽痛的太阳穴。郑省恩瞥见,和声问道:“路之身体有恙吗?”

陈有平忙拱手恭敬答道:“劳郑相公关怀,下官无恙。今冬天气酷寒,百姓多有冻死,方才下官粗粗估算了一下,这些日子各地报上来的死亡人数已过两百。我们几次三番奏请圣人拨钱放粮救济难民,却都如泥牛入海......唉!”

听到二人对话,政事堂内的其他人也都停下了手上的公事,围拢过来。

“陛下已经半个月不见人了,昨日来传话的公公说圣人整日与张天师参禅论道,炼丹服药,身体和精神都越发健旺。而且还听从张天师的劝诫,清心寡欲,修身养性,连贵妃那里都不大去了。”尚书左仆射万荣春苍老的面容上每一道皱纹里都填满了忧虑和不满,“陛下无心政事,却一心修仙问道,又宠信宦官内侍,如此下去,大虞危矣!”

张伯苓也十分痛心:“天策军已经开始在皇城内外布防了,明里戍卫皇宫和京城,实则密切监视京城内外的动静,大小官员都是被监视的对象,听说有人在酒楼食肆中议论了两句朝局,第二日就被天策军投进了大牢。那张里还将自己的亲信以及徒子徒孙都安插进天策军,圣人也都听之任之......如今宫中的阉党正是春风得意,朝廷里有些墙头草已经想方设法去巴结讨好,嘴脸丑恶令人作呕......自古以来,凡是宦官弄权的,都是什么下场?”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是长嗟短叹,门外杂役禀报之声传来:“各位相公,圣人赐食了。”

众人忙噤了声。政事堂的杂役已经布置好了食案、坐席、餐具,几名御厨杂役挑着几个大食盒进来,待张伯苓等人谢了恩,方将食盒内的御膳一样样摆放在食案上。政事堂的厨役又端了些汤饼、胡麻粥等热腾腾的饭食上来,给相公们驱寒取暖。

皇帝赐食是惯例,以往政事堂相公们一处用膳都是边吃边聊,也不拘于政事,天南海北,气氛轻松。今日大家显然都没有心情,一顿饭吃得沉默又压抑,连在旁伺候的杂役们都感受到了,一个个大气不敢喘的,只恨自己命不好,怎么偏就今日当值了?

偌大的勤政殿内帷幔低垂,两座近一人高、镂刻忍冬纹的塔形五足泥金银熏炉分置两侧,丝丝缕缕升起的轻烟中,李昌吉一袭牙白宝相花暗纹绫袍,束发于顶,仅用一根青玉簪固定,无冠、赤足,盘坐在正中的坐垫之上,双目微合,两手垂放膝头,仿若入定。

张里悄悄走进来,见此情景,犹豫了一下,不敢打扰,想着事情也不算太紧急,便先退出殿外等着。几个内侍在外头垂手侍立,一个模样机灵的小内侍凑过来,笑嘻嘻道:“师父,天气冷,您老人家到那屋里坐着烤火喝茶去吧,等下大家这边差不多了我马上告诉您?”

张里敲了小内侍头顶一记:“猴崽子,把你乖的!咱们为奴为婢的,怎么敢在大家跟前躲懒?你可仔细着点儿!”

“师父放心,我都小心着呢!”说着凑近张里耳边,“这几日钱昭仪来了几次,大家都不见,昭仪可是眼睛都气红了!贵妃倒是一次没来,只每日遣翠姑姑过来,也不进去,说贵妃有命,不准打扰大家清修,遥遥在殿外叩首问安即可。”

“进退有度,大家的心思好恶还是贵妃拿捏得最稳,怪不得大家一时半会儿也离不了。”张里竖起大拇指,又嗤笑一声,“钱昭仪这猴急的样儿,就是给她四妃之位,只怕她也坐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