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川是被独立团打怕了,他吃这样的亏太多。本身,细川的兵力就没有优势,他所依赖的优势是火力和强悍的老兵,可是,侵华战争已经打了二年,那些训练有素的老兵还剩下多少?要知道在抗战初期,日本全国总共也只有17个常备师团,这些常年训练的老兵总数不过27万人左右。
其实,侵华战争的一开始,对日本政府来说也是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根据历史披露,七七事变本身就是那些日本军人里的疯子“以下犯上”弄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国家决断,到后来无法收场,日本的所谓文官政府才默认了军方的行动,随即扩大了战争了。文官政府相信了那些少壮派好战军人的鬼话,也以为可以三个月灭亡中国,他们把中国想象的太羸弱了。结果,一个淞沪之战就打了三个多月,跟着的几个战役打下来,表面上看到的是鬼子步步紧逼,可实际上中国采取的策略是用空间换时间,把日本牢牢的拖在了华中华南这个泥潭里,文官政府希望的速战速决根本无法实现。这也表现在日本政府的不稳定上,从1937年到1939年二年间,日本政府更换了4任首相,平均半年多换一次首相,这样的政府根本就无法控制军队,完全是给军队擦屁股的角色。
二年的抗战,到了1939年的夏季,日军主力师团的伤亡人数就突破了10万,各个部队里的老兵人数急剧下降。哪里还有老兵补充给璋德县这样的小地方?细川就是想组织有规模的扫荡都是有心无力,彭淦鑫还在想着去打苏方的埋伏,他就没有想想,就细川那点人,会不会掉进独立团设立的陷阱?
细川的想法是对的,事实上独立团守在山区的边缘,整整一个营的人放在奇栈,那不是白给的,有李久留下的基础,周大元可是把三营*的嗷嗷叫,全营上下,可以全副武装强行军至少40公里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只要璋德县这边有了风吹草动,三营是可以在6—7个小时内扑向璋德县任何地方。
而守在南寨集那边的一营也不含糊,许东山接任营长之后,更是苦练狠练,本来就是独立团的主力,易云龙在装备上本身就是向一营倾斜,其他营没有的炮连,人家一营就有一个,其他营没有的骑兵侦查通信连,人家一营也有,虽然达不到李久那种变态的机枪到班,可也是每个连有个机枪班,平均下来一个排是差不多能摊上2挺机枪,这样的火力,加上长期的训练,可以说,一营就是独立团的拳头,而三营是独立团的轻骑兵,只要是被三营黏上了,跟着来的一营是会用火力把敌人彻底的碾碎,就细川那点人马,还真是不够易云龙看的。
现在的易云龙是够嘚瑟的,一个半拉架子的独立团,仅仅过了不到2年,就成为分区响当当的主力,这足够他在孙继和面前吹一阵子了。
也正是因为独立团的威慑,分区首长才决定让璋德县县大队出击安县,到那边去打开局面。为了避嫌,也只能是以璋德县县大队支援安县的名义下达了命令。
李久不是那种喜欢排场的人,就是有了命令,他也没有把整个县大队带过去,道理很简单,马上就要夏收了,不光是老百姓眼巴巴的盼着新粮下来,就是鬼子也是虎视眈眈的看着呢,不留下人与鬼子周旋,四处去骚扰鬼子,那么保卫夏收和保卫县委机关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他首先扩编了一个中队,成立了三中队,由哈喇子担任中队长。对于哈喇子来说,总算是媳妇熬成婆了,不过哈喇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亲身跟着李久打了几次仗后他才明白,打仗打的是脑子,勇敢只是一个最最基本的条件,光有勇敢没有智慧那就是蛮干,就是送死。
为了便于管理和保证县大队的机动灵活以及相对的军事独立性,李久建议任命贾进才同志担任副大队长,兼任一中队长,并且把高伟平这个教导员留下来帮助工作,而他只带了七排和从李家寨过来“培训”的几个人去了安县。对此,苏方认为去的人太少,一是觉得好像璋德县这边小家子气了,二是认为去的人少不解决问题。李久懒得去和这样没脑子的人去解释,我行我素的准备出发。还是高伟平告诉苏方,打仗,兵贵精不贵多,李大队长是心里有数的。
这也是李久在县大队里上的一堂军事课,让高伟平听出滋味来了。
面临着县大队的急剧扩张,最缺少的就是基层干部,严格意义上说也就是缺少老兵。怎么办?李久知道等不来也要不来。军事技术可以去练,体力可以去练,可是这军事指导思想是练不出来的,得上课,得跟他们掰扯掰扯。
李久是这样说的:我们简单的用几个数字做做比较,然后再告诉大家该如何去寻思如何打仗,我尽可能的说的简单点,通俗点。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我们县大队与鬼子之间在人的体能数据,我们这些北方大汉,平均要比鬼子高出10公分,体重也要重上十来斤。我们的战士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能力,夜战近战的能力都要比鬼子高。那么凭什么鬼子一个要打我们几个?这是个普遍的误区……啊,所谓误区就是认识上的一个错误区域。
针对一般装备的游击队,鬼子在武器方面是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几个人打他们一个都很困难的原因,另外,基本战场上的战术动作训练,我们不系统,不全面,所以,游击队的战斗力上不去。
如果我们加强了训练,比如,游击队可以进山去独立团轮训,训练好了再出来,这个效果会怎么样?我想肯定会比没去训练的好。
其次,我们在整体上的装备和后勤补给与日军有差距,这是事实。可如果我们集中一些战斗能力强的人,集中一些好的装备,比如七排,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在某一个局部的点占据上风?是不是就可以利用局部的优势分别吃掉对手零散的部队?从而依靠缴获的武装不断的壮大自己。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论持久战》里的理论,也是我们七排在近2年的战斗中逐步摸索出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