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制订策略(1 / 2)

 第二百三十一章制订策略

三月份罢兵,到如今转眼已经大半年过去,这俗话说的好,秋高马肥,谷物满仓,这样的时节,往往都是用兵的最佳时机。//更新快//

目前诸葛亮还没有找到下手的目标,自是没有借口出兵,这个时候,诸葛亮不由有些羡慕曹操,有汉献帝这面旗帜在手,曹操完全是想对谁开战就开战,根本无需找什么借口。

因为天子诏书,就是最好的借口,天子诏令,说你有罪你就有罪,说你是叛逆,你就是叛逆,曹操手握这支尚方宝剑,自是想讨伐谁就讨伐谁。

而诸葛亮就不一样了,眼下荆州虽然四面环敌,北有曹操,南有孙权,西边有刘璋,可他却对任何一方,因为师出无名,自是不能主动招惹,只能困守在荆州,继续休养生息。

好在交州的士燮,刚刚在月初,被诸葛瑾大军打败,围困了两个月的交趾城,最终因缺水,而不得已开城投降,士燮因年龄过高,加上心怀郁结,担心城破族灭,病逝在府中。

士燮病死后,其子士徽率军民,开城投降,现今士家上百口人,以及交州的大笔钱财,正在押解前往江陵的路途之中。

据诸葛瑾的奏表所述,此次押解来的除了士家的子弟外,还有几名中原的名士,分别是汝南人氏许靖,字文休。

徐州沛县人氏薛综,字敬文,汝南人氏程秉,字德枢,以及一干流亡交州的士人。

诸葛瑾一一上表,请求宽恕这些人,并且希望诸葛亮加以重用,同时诸葛瑾还提议,调任合浦太守士廞为交趾太守,以此来稳定交州的民心。

士廞乃是士燮长子,个性懦弱温厚,本是士燮送来给诸葛亮坐人质的,但诸葛亮后来却任命了他出任合浦郡太守,从而奠定了诸葛亮广州刺史部成立的根基。

如今这个旗杆式的人物,再次用来担任交趾太守,填补士燮的空缺,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

同时诸葛瑾为了稳定交州的局面,还向诸葛亮提了几名官吏任选,这些人都是中原的流亡士子,其中袁沛被提议为九真太守,许慈提议为日南郡太守,张子云提议为琼崖郡太守。

对于诸葛瑾的这些提议,诸葛亮自是一一照准,并且还上表朝廷,奏请皇帝下诏,封诸葛瑾为东海侯,交州牧,安南大将军,建衙开府。

这个奏表,诸葛亮也是走个形式,朝廷若真下诏,自是好事,若不下诏,对于兄长的这个任命,他也会让他名符其实的。

诸葛亮让诸葛瑾镇守交州,自有他的目的,交州幅员辽阔,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地区,大部分都是一些土著人居住,正是开发利用的大好时机,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让诸葛瑾去开疆扩土,一来自己放心,二来以后这些开拓的疆域,也可以作为封国,对家族子弟进行封赏,三来又可以增加人口,创造财富,完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对于此次征交州的一干功臣,诸葛亮也一一进行了封赏,吕岱,步骘、廖化、谷任、等一干将领,皆按功授赏。

因年前广州刺史谷永刚刚病逝,诸葛亮随即任命步骘为广州刺史,统治广州政务,任命蒋琬表弟,也就是以前自己的亲卫校尉刘敏,为广州都督,掌握军政之事。

诸葛亮现今不但推广了科举制度,同时也改革了部分官职,刺史掌管一州政务,没有调兵权,州刺史部设立都督府,负责统管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