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张松碰壁(1 / 2)

 第一百九十九章张松碰壁

张松带着数名侍卫,一路风尘仆仆赶到渭水曹军大营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也就是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下旬,接近年关的时日了。//更新快//

而这时曹操也恰好刚接到,曹仁派来的求援信使,得知曹仁被围困宜城,襄阳危在旦夕的消息,原本因为年关将近,而心情颇好的曹操,情绪自是急转而下,加上最近战事不顺,西凉刺史马腾之子马超,率领三万西凉和羌兵铁骑,陈兵在渭水北岸,致使曹操十万大军,寸步难进。

心情恶劣的曹操,面对张松来访,自是没有多少心情搭理,随即派了丞相府中的掌书记官杨修,代为接见。

眼看前方战局不利,后方襄阳危在旦夕,曹操头疼之余,更是引发了他多年的顽疾‘头风病’,致使他只能躺卧在病榻之上,苦思应对之策。

帐下的一干谋士荀攸,程昱、刘晔、董昭、张既等人,也分成了两派,荀攸和程昱二人主张力战马超,破敌之后,再回军驰援曹仁,刘晔、董昭、张既等人则主张立即回军,以免襄阳和南阳失守,危及许都安危。

曹操一时也拿不到主意,究竟是进还是退,眼下虽然是僵持局面,但曹操已经和汉中太守张鲁达成了共识,只要再坚持半个月,张鲁率汉中兵马出阳平关,从马超后方发动偷袭,然后两军夹击,定可大败马超,一旦马超败北,那马腾和韩遂定可一战而平,凉州安定指日可待。

曹操正在头疼之时,负责接待张松的丞相府掌书记官杨修,却不适宜的前来请示道:“丞相,益州别驾张松,似乎有意归顺丞相府下,此人博学多才,确也是个人才,不知丞相是否接见?”

“此等献媚之人,见之何异?德祖(杨修字),汝下去回复此人,让他回益州转告刘璋,每年向朝廷的纳贡追加两成,不得有误。”曹操头疼欲裂,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让杨修退了下去。

“诺!”杨修无奈的苦笑一声,退了出来,把曹操的意见转告给了张松,这两日于张松相识,两人交谈甚欢,彼此到也颇为投缘,为此杨修也觉得颇对不起张松。

“子乔兄,修有负所托,还望见谅,它日有缘,咱们再把酒言欢。”在送张松离别之时,杨修深深的作揖一拜道。

“德祖兄客气了,此行能与兄结识,也是快慰平生,松就此告辞。”张松虽然心情有些沮丧,但来之前,他就有过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失去信心,在离开曹营后,他遂领着仆从,沿渭水而下,取关中下武关,经南阳直下荆州腹地而来。

这边厢杨修离开曹营,曹操想起出征时,曾经与司马懿有过一番交谈,当时司马懿就暗示过自己,襄阳局势难料,只是自己疏忽了,如今想起这事,曹操立即道:“传主薄司马懿入帐议事。”

不一会,司马懿匆匆而来,行礼道:“丞相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仲达,襄阳战事如你所料,陷入危机,不知汝有何计策,可以教我?”曹操微眯着双眼,淡淡的笑问道。

“丞相大军远在凉州,鞭长莫及,中原腹地,虽然许昌有三万禁卫军,但这支军队是拱卫皇城的,并不可轻易调动,汝南倒是有两万兵马可用,只是汝南比邻章陵郡,若调动兵马驰援襄阳,只怕会得不偿失,所以下官还是赞成赵议郎(曹仁帐下的赵俨,官任议郎)的意见,那就是立即与孙权罢兵言和,许诺孙权官职,然后调动寿春一线的张辽所部兵马,驰援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