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疫病兵祸(1 / 2)

 第一百二十一章疫病兵祸(抱歉,第二更。//更新快//)

“传令各个码头和出入口,从今日起,凡是进入荆南四郡以及江夏等地的外地人,必须经过检查安置,确定身体无恙者,方可进入荆南和江夏章陵各郡的领地。”对于伤寒疫病的危害,诸葛亮是深知个中厉害的,伤寒这种疫病,传播速度快,而且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能完全克制的药物,所以只要一人得病,很快就会感染一大片。

这几年来,诸葛亮把张仲景笼络在身边,目的其实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研究克制伤寒疫病的药物,因为历史上的张仲景,对于伤寒疫病,也确实是有独到的研究的,而且他还写过几本医术,其中有本《伤寒杂病论》更是我国最早的有关伤寒疫病记载和治疗的医书。

“今天就到这里,诸位立即回自己的有司衙门,全力督导负责这事,一定要把所有的染病源都掐断。”诸葛亮下达了命令的同时,随即挥手让议事厅的文武官员退了下去,原本计划的午宴,也只能临时取消。

毕竟比起伤寒疫病这个恐怖的消息,再好的山珍海味,也会食之无味,待众人退下后,诸葛亮与诸葛均一道,来到了安置病人的大棚。

“明公,你怎么来这里了?”看到诸葛亮到来,张仲景吃了一惊,忙推着诸葛亮就往外走。

“仲景先生可以在这里,我为什么不能来呢?”诸葛亮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张仲景感慨之余,肃穆的道:“因为我是医者,治理病者是我的职责,而明公是太守,你的职责是治理万民,所以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好,好,我们外边说话,这样行了吧。”诸葛亮无奈之下,遂点头道。

走出大棚,诸葛亮,张仲景等人都拉下了脸上的面罩,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张仲景道:“这名病人刚刚发病,治理起来,应该不是问题,但伤害传染速度极快,所以主公一定要严加防范,一旦发现病人,首要就是隔离开来,包括猪牛等等牲畜,如果是疫病死亡的,也要焚烧掩埋。”

“嗯,这点你可以放心,我已经给各地郡县下达了命令,这是生命攸关的大事,相信谁也不敢怠慢。”诸葛亮点了点头,郑重的道:“仲景先生,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研究出能够治愈的药物,就算我们这边防疫做得再好,可荆扬各州还有百万计的百姓,都面临着疫病的威胁,只有研究出可治愈的药物,才能真正的克制住疫病。”

张仲景点了点头,道:“明公放心,经过这三年的反复试验研究,我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药方,虽然没有把握治好深重病者,但只要发现的及时的,治理起来问题都不会太大,眼前这例病人是最好的试验,只要在三天之内,他能够退热,那我就有彻底的把握了。”

“一切就拜托仲景先生,但先生一定要记住,在治愈病人前,首要要保重自己。”诸葛亮郑重的嘱托道。

“请明公放心。”张仲景点了点头回道。

“三弟,仲景先生就交给你了,一定要照顾好先生。”诸葛亮拍了拍诸葛均的肩膀,既有嘱托,也有他这个兄长对弟弟的关怀之意。

建安九年四月,荆扬各州在洪灾过后,发生了一场浩大的伤寒疫病,短短半月时间,就死亡三千多人,其中刘表治下一千一百余人,诸葛亮治下的荆南四郡,死了近百人,江夏和章陵死了三十余人,江东的孙权境内疫病最重,死了两千余人,感染者不计其数。

然而就在诸葛亮焦头烂额之际,武陵和零陵两郡,却传来了蛮人大举侵犯的消息,桂阳太守步骘,随后也传来了紧急军情,说是苍梧太守吴巨,率领三万汉越联军,入侵桂阳郡。

接到这两道军情,诸葛亮蹙眉之余,忍不住怒骂道:“这个时候,还来打劫,真是该死,该死之极。”

抱怨总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诸葛亮当即召集了巴陵城中诸将来到议事厅议事,目前驻扎在巴陵城的大将,以资历排名自是甘宁第一,依次是赵云、张郃、陈到、高览四将,文官以贾诩位列第一,依次是邓芝、糜竺、杨仪、习祯等人。

“如今疫情浩大,然大敌当前,坐以待毙,只会助涨敌军威风,所以我决定主动出击,诸位以为如何?”诸葛亮知道现在对于自己来说,面临着人生中的另一个大挑战,此战他必须接着,若是不能奋发而起,那荆南四郡将会得而复失,之前付出的一切努力,也会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