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江东(1 / 2)

 第四章下江东

晚宴结束后,诸葛亮来到黄承彦的书房,走进书房,看着眼前三面墙壁的书柜之上,琳琅满目的竹简书籍,诸葛亮眼馋之余,不由暗道:黄承彦博览群书,胸有韬略,却淡泊名利,倒也称得上是一代名士了。//更新快//

“孔明,坐,刚才人多,咱们翁婿之间,也没有深谈,我听月英说,你打算出仕,不知道此事是否属实?”黄承彦笑望着诸葛亮,对于这个长相俊美,而且满腹才学,品行端正的女婿,他是怎么看,怎么喜欢的。

诸葛亮点头道:“实不相瞒,小婿确是想出仕,但并非混迹官场,小婿出仕的条件,就是必须是在新野或樊城二地担任县令,最好能兼顾武官职务,若是不是这两地之一,小婿只得继续回隆中,伺候家中那一亩三分地。”

黄承彦眉头微皱,道:“担任一方县令,兼一校尉都不是难题,可为何偏偏选择去新野呢?要知现在荆州各地都在谣传,说南阳张绣,已经有意向投降曹操,若事情真的发生,那新野就是边境险地,随时都会受到战火波及,而为父在南阳又没有根基,万一有个事情,悔之晚矣。”

顿了顿的黄承彦,接着劝说道:“莫如去江夏如何?江夏虽然与江东孙氏接壤,但为父族弟黄祖在江夏经营多年,帐下兵精将足,去江夏也有个照应,你不妨考虑一下。”

诸葛亮断然的摇了摇头,道:“小婿让岳父大人为难了,除了新野或樊城二县,小婿那一地也不去,还望岳父大人成全,亮感激不尽。”

诸葛亮不去江夏,而选择新野,除了断刘备的路外,他还知道按历史走向时间来看,那就是曹操要八年后才会南下,所以未来的新野,看似险地,但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事。

黄承彦凝目看了眼诸葛亮,见他态度坚决,最终点头道:“既然汝心意已决,为父尽力而为便是,希望你不要让为父失望。”

“请岳父大人放心,亮所做的一切,绝对不会损害黄家在荆州的利益,也不会让月英受到半点伤害,若违此誓言,亮必遭天谴。”诸葛亮一甩长衫,双膝跪地,举手朝天立誓道。

“你这是做什么,为父自是相信你的为人,快快起来。”黄承彦见他这般举动,放下心事之余,忙伸手把他拉了起来。

“明日为父就去刺史府走动一番,相信为父这张老脸,在刘使君面前,还是有几分面子的,你就敬候佳音吧。”黄承彦把诸葛亮拉起来时,接着开口道。

“岳父大人,此事无需太急,徐徐图之,亮现今不过一介布衣,理应先举个孝廉,再向刘使君推荐出仕不迟。”诸葛亮知道凡事都有个过程,超之过急,就会出乱子,所以他并没有想一步到位。

虽说黄家是荆州大族,又跟刘表是姻亲关系,但诸葛亮现今毕竟是还是个布衣百姓,就这样靠着关系,一步爬到一个县令的位置,这对于他的名声,以及未来的声望都会产生影响,这样反而不利。

“孔明你年纪轻轻,就考虑的这般周全,的确难得,倒是为父过于急躁了。”黄承彦想来,不觉有理,欣然表示同意。

选了个日子,黄承彦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收义女的仪式,还请了一些襄阳的豪绅大族观礼,着实操办的隆重,这到着实给足徐庶面子。

在收下萍儿为义女之后,黄承彦又当场宣布,把义女许配给徐庶,并且选择在四月初旬的一个黄道吉日,替他们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