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遇(1 / 2)

 故事的开头一般都会发生在一个炽热的夏天,仿佛夏天就是适合相聚与分离的季节,小罗的故事也不例外,故事也是发生在一个夏天,那个夏季的炎热程度和以往的夏季相比只能说有过之不过及,热的人们都不想往外出那种,小罗是普高毕业的学生,他所在的高中是全北原市最好的高中,从那所高中毕业的学生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自认为是一身的智慧以及全身充满了对追求知识无限理想,例如去xx地一定要细查其历史人文地理等等,还真别说就是这样的一个性格的人在我们的故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小罗的家乡来自天蓝水绿的北原市,北原市以独特的草原资源吸引着来着天南海北的游客,高考结束也面临着很多人生大问题——报考,这个让无数考生闻风丧胆的一战,学校发下来一个报考大本本,51块钱,全班人都订购,方便自己选专业以及大学,小罗在高中是班长兼团支书跟班主任关系处的还是很好的,但是即使这样他仍然觉着有点遗憾,高中到底遗憾什么呢,当时的他想不出来,直到我们那一年他想通了,但是再也回不去那个时间了,报考那天班主任很体贴的把办公室钥匙给了他,总体而言办公室网络很流畅,盯着报名动态的期间还用别的老师电脑下游戏玩,报考的专业也很满意唯一的两个人其中有他,北原市素以草原和沙漠著称,北原的夏季就这样在影响着这一群即将走向不同方向的孩子,他们会怎么面对呢,没人知道。

等待真的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等待的期望越大可能失望就越大这与墨菲定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北原市出发那天下着瓢泼大雨,大雨和暴热是一对欢喜冤家,下雨天人们想着晒被子,爆晒天人们想着天降大雨,在去火车的路上小罗仍然想着那个在贴吧上面聊了将近一个月的女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他的思绪回到了一个月前,一个月前的北原外郊那里正在发生着一件值得回忆的故事,小罗的高中好友的升学宴正在如期进行着,在北原父母的眼里孩子上大学是一件大事,家里一定要宴请亲朋好友,一方面是想告诉亲戚我的孩子考上大学了今后的发展会很光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从亲戚的口袋里拿出份子钱,这样无形之中就会带来学生四年的学费以及之前随的份子礼也会收回来。

小罗被好友邀请去参加了宴会,宴席上很丰盛,都是北原市平日里招待客人的菜品,但是就在这手机上报考信息公布出来,他如愿的报考成功能够进入到了报考的学校,小罗的学习成绩其实是属于中后等的,虽说是重点高中,但是谁还不许重点院校里没有学渣呢?渣滓学校也会有清华北大的存在,就像北大才女贺舒婷,也是在一个渣渣学校最后成功逆袭,但是即使这样并不影响我们的这位才子的形象,“她会什么样子呢?秦臻臻,多好听的名字啊”他的内心默念到,这么巧的缘分怎么会被他碰到呢,那个时候也是听闻大学贴吧能找到很多有用的东西,秦臻臻就是这个时候在新生群里面认识的,万万没想到秦臻臻也是北原市的,听前辈人们说最多的就是“出门靠老乡”,这句话小罗一直深信不疑,对于新生而言大学的贴吧里处处是金子,但是新生就是新生什么都禁不起恐吓或者说是忽悠,听风便是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样的思想,贴吧里真的消息假的消息漫天刷屏,临出发前谁也不知道这个是对的还是错的,只知道前人告诫的,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里富有学术气,图书馆是必不可少之地,大学生活是很美好的,至少在当时的小罗的心里就是这样想的在大学至少要每天要泡在图书馆,每天要看一本书,临走前特意买了一小箱子书,快递员态度很好而且还是货到付款,这一点让小罗觉着这个时代真的是大变革的时代,这样的变革谁能想象的到呢?

北原市是在国内四线的地级市,消费水平不高,伴随着的结果就是普遍工资不高,这样的一个地级市虽然有着良好的旅游资源但是毕竟是小众的,同洛阳、西安、南京、北京这些富有历史气息的古都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在亲人们的祝福下小罗开始准备去往大学的东西,对大学的向往他踏上了路途。查车次、收拾行囊以及确定行程一切准备妥当了就等着时间到了跃跃欲试的出远门,这对小罗来说是真的第一次离家那么远,还在录取通知书没到家的时候妈妈就常常听到各种谣言。例如“家长要去开家长会”“xxx人特别坏”这些消息只需要一个月时间足可以令人根深蒂固,小罗也时常在想大学生了家长会真的会存在?评判好人坏人的标准只是用一个地域就能评判的吗?一段时间内小罗的内心实在难以抹去这部分潜移默化的影响,“什么时候去,买好票了吗?”小罗的手机里挤进来一条消息,是那个叫秦臻臻的女孩发过来的消息,就这样一个相遇在这里碰撞了,谁也不知道驶向未来的方向列车指引着他们两个奔向何方,只知道这是新的开始,从前的一切都化成了一切虚空,缥缈,留下的只是对现在的无限遐想,可能这就是任何人在20岁时候所要面对的吧,那一天小罗刚好20岁。

谁都没想到的事被称为未来,未来究竟怎么样,有些人预测到了,有些人还在努力预测,小罗可能就是那个预测到未来的人,他在初中的时候给自己预测了自己肯定会成为百万富翁,但是这些预测的事准不准只能留给时间去检验,他常常想着如何快速赚够100万,100万看似很多但是如果加上时间因素,20年,10年足够跑完,如果运气好点仅需一两年就可以,但是运气好是什么程度的好?什么时间会有这样的运气?小罗没预测到。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有过,幻想过买彩票一夜暴富,幻想过攀上富家小姐,但是到头来只是一场空,因为是幻想的东西只是单纯想想的事,秦臻臻走了过来,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倍感亲切,世界真的太小了,谁都没想到的是,我国东部的一座小城北原市里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境遇,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小罗在高中前三年时候其实是很腼腆的,腼腆到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说话声音特别的小,小到苍蝇煽动翅膀都比他说话声音大,脆弱的心脏在胸腔中砰砰乱跳,腿抖得剧烈,越是腼腆的孩子越容易受到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校园暴力一直贯穿着小罗的高中生活,就像《少年的你》里面的警长说的:“你去找校长,校长让找老师,老师让找家长,家长说自己在深圳打工呢,一年就见一次,怎么管。”

小罗的遭遇就是这样,被欺负的那个永远只是默默的忍耐因为他知道找谁都没用,回到家父母也不会管自己,因为在父母的认知里“你不招惹人家,人家能招惹你吗?”这样的寒心的回答有时候真的令他崩溃,谁能想到这是从自己父母嘴里说出来的,不问青红皂白,不管谁对谁错,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自己有错,自己理屈,小罗也想过找老师但是老师也有家庭也有孩子,那时候他的班主任老师的孩子没到5岁,班主任每天跟他们班级的学生诉苦:“我家闺女像个孤儿一样的在家,我天天在学校陪着你们,你们给我好好学习,把分提上去。”这些话对当时十八九岁的小罗来说仿佛就是屁话,班主任没有班主任的样子没有一点硬气或者说是力度,一副低三下四的模样,求着学生学习,班主任来班级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各色各样的5—10岁儿童育儿大全或者是做一些5—10岁儿童的相关PPT,班主任来到班级开口第一句话:“我来了”但是班级还是很吵,嗡嗡的像菜市场,班主任会更可笑的说一句有气无力的话“我都来了还说呀?”。班级同学算是给班主任一个面子,在他们班级后墙上有一条标语,上面写的是“你进来的是班级不是菜市场”在同学们心里这个班级早就是菜市场,班级是一个可以吃早点,吃午餐,吃零食,随处扔东西,脏乱差,没有公德心的破烂市场。

他们班级的同学都知道这是一个差班,没有班风,没有学风,成绩”第一名“,打架第一名,同学之间不存在同窗之谊,自私自利充斥着这个班级,没有团结可言。那时候小罗在想的是熬过去高中就好了,熬过去高中就是大学了,大学可以遇到很多不一样的同学,可以发展自己的想法,但是小罗错了,高考的失利让他选择的复习,复习应该是对学习更为虔诚的鎏金岁月。荣耀时刻总有关键先生,在复习班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个贵人,复习班的班主任赵东旭。如果你有幸在北原实验中学高三楼一楼的办公室里找赵老师,这时会有一个胖乎乎的一个小老头,戴个钢丝眼镜,穿着小马甲,头发上抹着晶莹剔透的发胶,手里总要拿个小本本记点东西,无时不刻的都在翻着书,然后从办公室探出头来大喊一声“老赵在这,谁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