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着名的作家、思想家、历史评论家,其大名大概很多人都听过。柏杨版资治通监,柏杨自1983年动笔翻译资治通监,至今十年,总算在今年三月全部完成。这段时间,据他自称,像是生活在劳改营一样。
何育华手上的这本是精装本,共三十六本。价格相当的不便宜。从四月别人送他以後,已经断断续续的看了十本。
柏杨的历史书,凭良心说,还是可以一看啦。他将比较难懂的古文翻译成白话文。不仅如此,他还用将古代的地名、官名,标注上现代的地名或是对应官职。再地明上,他甚至大胆的采用了对岸的地名,不再用台湾教科书内名称。
台湾的教科书,地理和历史都脱离了世界主流,有人笑说,台湾的地理已经变成历史,台湾的历史已经变成小说了。
除了白话和现代对应的地名、官职外,柏杨还以现代的民主、人全史观来译述。不过这点,也是让何育华诟病的地方,以今非古,实在没意义。每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局限性和环境,以今人的角度来论述古人,实在有事後诸葛亮之嫌。
柏杨的历史书籍因为白话且贴近人群,故而影响广泛。招致的批评也很多。
其中一方面的抨击,是说他的译本,态度轻薄的、行文浮夸,对中国历史完全缺乏一种温情与敬意,而且时时透露一种轻蔑之意。
而最主要的批评是说,他的书每册都有错漏,而且错漏极多。错误的方面,原因很多,首先他毕竟他不是真正的史学家,他不懂。其次,他是故意为之,有借古讽今之意。
最後,就是他的态度轻薄,才会随便翻译。像君子,柏杨就翻译成高级知识份子。君子,国中生都知道,不单是高知识份子,更是有德性的人,柏杨就很简单的翻成高知识份子。
偏偏,柏杨错了还不去修改。金庸写小说,他都还对自己的书不满意,出过给个修订版。柏杨写史书的,明知道错了,几次再版,他都没有修订的意思。
即便如此,柏杨的书还是很多人喜欢,被称赞为,「为苍生说话,不为君王唱赞歌。」。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酱缸理论,认为中国人自汉、唐之後,就陷入了酱缸文化中。君王用八股和**,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只是,说穿了,他就是讽刺中国人不懂得民主、自油。这种论调,在何育华看来,就是个奋青罢了,藉着写书抒发他的怨气。因为在柏杨眼里,西方一切都是美好的,连西洋人放个屁都是香的。中国人一切都是腐朽、落後的,好得也被他说成坏得。
只是再怎麽抨击,不可否认地,因为他的文笔雅致,因此才会被称为一位作家,使得他的书受众广泛,促进一般读者对历史书兴趣。
将书放好,何育华由送书给他的人,想起了另外一个女人。这套柏杨版资治通监,何育华本来是不打算买得,因为他不是很喜欢柏杨的书。这是陈志远送给他的,他在来美国念书前,趁着空档,跟一些朋友道别。这套书是他去飞碟的时候,陈志远送他的礼物。
他和小虎队以及陈志远的关系还不错,因为他为小虎队写了很多首的畅销歌曲,年龄又接近,所以颇有交情,如今的小虎队,在他的干预下,陈志朋上了夜大,暂时不用去当兵,所以比前世还要红得多,虽然有许多後起的模仿团体,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小虎队的地位。只有那个别扭的陈志朋,也不知看他那里不顺眼,跟他不对付。
知道他要出国後,知道他喜欢历史书,陈志远则和小虎队合送了他这套书。也不是这套书贵到要四人合力买,就是一个心意罢了.。
只是就在他道别後,要离开时,被一双修长的美腿吸引了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