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唐定国的决心(1 / 2)

 鲍国光的案件唐定国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所要的就是一个结果,至于说过程只有人去完成。作为领导,只要表明态度,掌控好方向就已经足够了。要不然怎么能够叫做领导。

接下来三天的时间里,唐定国上午在办公室查阅资料,下午就跑到下面的哥哥农贸市场进行调查。有的时候,这位市长甚至还会和一些菜农一聊就是小半天。虽然这样的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不一定就是准确的,但是,起码是真实的。在报告当中出现的数据和事实永远都是有着很大差距的,这点,唐定国非常的清楚,只有认真的了解,调查,才能够得出结论。

庄仲也是没有想到,这位市长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些官老爷基本上都是坐在办公室之中,研究研究下面呈交上来的报告,根据报告上的内容进行批示。这样就已经算是干事的领导了,有的官老爷甚至是连报告都不看,直接就是拍脑门子,想当然的做决定。

三天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却也能了解到很多的情况。第四天的时候,唐定国带着庄仲,还有傅恒直接跑到了下面的乡镇进行调研,除了对蔬菜的问题上唐定国下了一番功夫,对于其他的农作物和主要的粮食种植也做了相关的调查和了解。

这锦南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和铁安县比较起来,这里的土质非常的不错,而且这里的农民思想也没有那么的顽固,对科技兴农的提议并没有什么排斥的心里,只要思想开放,能够接受新生事物,那么就有希望。

在唐定国调研期间,在他的指示下,纪委的同志也介入了调查。陶飞找不到不让纪委调查的理由,不过也暗示了黎权,要以公安局的同志为主导,将这件事情“认认真真”的彻查。至于说究竟怎么认真,那就要看黎权的领悟能力了。

黎权本以为之前和黄书华有过一次沟通,在调查鲍国光事件的时候,这位纪委书记会配合公安机关同志办案。可是,纪委的同志介入的第一天就将鲍国光隔离审查了,还没有等黎权书记提出抗议,人家直接将黎权的审讯地点给转移了。

这绝对是黎权始料未及的,本来事情的真相他是最清楚的一个,在策划的时候,他也是当事人之一。那位鲍国光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情,这要是以隔离审查了,到时候某些同志的大计就会落空。

果然,就在鲍国光被转移审讯地点的当天,市委书记的压力就施加了下去。要是事情不在自己掌控的范围之内,陶飞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可惜的是,这位黄书记用了一个拖字诀。给纪委办案的同志创造出来了一天的时间,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天的时间。有些情况哪怕只是一分钟都会影响或者改变事情的结果。

当天下午,黄书华就了解到了案情的始末。可是,鲍国光的口供和陶飞在常委会上所讲的完全就是两回事儿。

据鲍国光所讲,事发当天他是去了一家娱乐会所,不过这位局长可不是去玩的。而是公事,本来事情办完了喝顿酒也不算一件什么奇怪的事情。这种场面鲍国光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但是当天在喝了两杯白酒之后,就觉得头有点晕晕的。等到他醒过来,睁开双眼的时候,发现在自己的身旁忽然多出来了一位年纪不大的小女孩儿。最令他感到震惊的是那个女孩儿和他同样都是一丝不挂的,就当鲍国光想要问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警察忽然闯到了房间之中。

此时就算鲍国光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说什么也要将其捉拿归案。这位好歹也是一个财政局的局长,在锦南市哪一个部门的领导不给这位财神爷几分的面子。但是,当天这位不管给谁打电话都没有起到作用,就连市局的那位副局长就好像是躲瘟神一样,最后连电话都不接了。

鲍国光还从来没有遇到这样蹊跷的事情,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这位财神爷也没有的罪过什么人,就算是有人想要算计他也要掂量一下时事后的后果吧。可是,这件事情很显然,他是背人陷害了。但是,当时的情形,哪怕他浑身是嘴,都无法将事情解释清楚。

再加上他身边的那个女孩儿还说要将这位禽兽不如的鲍国光告到法院。

虽然和自己预料的结果有些差距,但是大致的方向还是偏差不大的,这位黄书记当时就将出现场的那两位警察同志给控制了起来。这两个家伙肯定是属于炮灰级别的人物。果然,这两位是接到了匿名电话的举报,这个匿名电话要查起来可就有很大的难度了,对方的号码是一个公用电话,这样的电话就是找到了,想要找到打电话的人也是很有难度的。

当即,黄书华就将调查出来的结果先向唐定国进行了回报。按理说,这个电话他应该第一时间打给陶飞,但是唐定国却是第一个接到电话的。

在电话中唐定国当即就表示,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一查到底,涉及到谁都不要顾及。

唐定国当然知道,这位纪委书记肯定是受到了上面的压力,只是这个上面具体的人是谁现在还不知道。陶飞只是压力之中的一部分,就在黄书华要继续调查的时候,省委宣传部传出来了一个消息,说有人将这件事情已经形成了稿子投到了省报。如果事情在不调查清楚的话,省里面就会有所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