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反击的号角(1 / 2)

 唐定国到达清水镇的消息不胫而走,就在他到了清水镇小学还没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一些村民和干部就自发的赶到了清水镇小学,这点是唐定国没有预料到的。

“唐镇长,好久没有看到你了。听说你现在都当了县长是吗?”

“唐镇长,你可算来了。”

“小唐啊,大家以为你忘了我们呢!”

一时间,在清水镇的小学聚集了有几十号村民,这些并不是哪一位组织的,都是在听说了这个镇长来了的消息之后自发赶来看望这个给清水镇带来了巨大变化的唐定国。

“乡亲们,到什么时候我唐定国都不会忘记你们的。”

看到热情的村民,唐定国非常的感动,他没有想到,自己离开清水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这些村民在得知了自己的消息后居然能够赶到这里来看望他。在唐定国看来,自己在清水镇的工作,不过就是例行了自己的本分,这就是他分内的工作。如果说真的为清水镇做了些什么,唐定国感觉还是受之有愧的。

米加强更是没料到,到了清水镇会是这样的一番场景。他虽然也是在最基层上来的,而且还担任过村长。可是,就算他回到之前就任的村子,也许会有很多人出来欢迎,可是,大多数人看的并不是他米加强的这个人,而是他屁股底下的位置。与之这些村民对唐定国的态度比较起来,米加强不由的老脸有了几分的燥热。

而那些学员就更加的不用说了,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学员以为这是提前安排好的,但是,越往下看,就越发现。这些乡亲们的质朴绝非是装出来的。他们并不是什么官员,也不会什么演戏。在他们的眼中,只要是为了他们着想的干部,就是好干部,而唐定国在清水镇之中的威望,那绝对是无人可比。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这七名同志就住在了清水镇。不了解不知道,经过这几天在清水镇的调研,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情,什么是穷困。不得不说的是,这里现在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很多倍。但是和那些繁华喧嚣的都市比较起来,这里的穷困依旧还是很具有代表力。

几天下来,大家终于明白了唐定国的苦衷。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难处,最重要的是,这里质朴的民风,以及那单位乡镇教师的情结,令所有的人都为之汗颜。镇上的干部更是没有错过这次怎么多干部前来的机会,很多人想要借此结交一下更高层次的领导。对于清水镇来说,还真没有过这么多,级别这样高的领导前来视察过。

不过,很可惜,这帮钻营的家伙并没有收获到意向的效果。唐定国虽然带领着几名厅级干部在清水镇调研,但是晚上的时候就是住在村民的家中。这样才能够令这些高高在上的家伙们切身体会到民情。吃的也是没有任何的特殊化,人家村民平时吃什么,这些干部们就跟着吃什么。临走前,每个干部都很自觉的掏了腰包。

可以说,这次调研是非常成功的。唐定国等人在七个小组当中是最后一个回到党校的,回去之后,并没有理会那些嘲笑的眼光,而是聚集在了一起研究了一下这次调研所获得的成果。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同志对此事都看好。和唐定国一个小组的一名同志认为这个家伙就算是做出来再多的成绩,但是人民日报的文章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

故而,在这个小组当中的意见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

可不管意见是否统一,报告还是要递交上去的,而那名同志认为要是和唐定国混淆在一起的话,绝对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于是,那个家伙非常坚定的提出,要自己单独的做出来一份总结,而并不是与整个调研组同步。

这种事情也不是能够强来的,虽然唐定国和米加强等同志对其苦口婆心的讲了团结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固执己见的家伙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单独的写出来了一份调研总结。更可恨的是,那个家伙将唐定国的这个调查组说的一无是处,并且恶语相向。将住在村民家说成了扰乱地方正常的生活秩序,并且在他所了解到的唐定国在清水镇时候工作作风,说唐定国简直就是一个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干部。这家伙这样写也是抱有着一个赌博的心里,他认为,在这个时候要是体现出了他发现了唐定国的问题所在。那么,在将来通过倒霉的时候,自己的这些意见和见解就会落入到了省委领导的视线之中。

从而,对于自己的升迁会有着莫大的帮助,他也想让陶飞等没有关注过他的那些家伙看看,自己还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同志。

调研报告递交上去了一周的时间,党校并没有给出任何的评论,仿佛这件事情变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一样。

而人民日报上对唐定国的声讨声并没有因为笔者的回应而沉寂下来,相反的,越是没有回应,反对和讨伐的声音就是越高。而诡异的是,不论是奉阳市的市委还是东辽省的省委,对此就好像完全没有看到一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小唐啊,最近你的名声可是大噪。”

在常校长的办公室之中,常校长笑呵呵的看着唐定国,也不知道这个家伙的脑子当中想的是什么。

“预料之外啊。”

说起这个事情,唐定国还真的有点埋怨这位常校长,当初正是这个家伙给出的一个课题。现在可倒是好,在华夏已经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唐定国这三个字了。一位副县长居然谈论起了国之方向,真是不知道是自不量力,还是狂妄自大。

“最近常看报吗?”